[发明专利]涡桨泵一体化可重复出入的水跨介质飞行器动力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1423612.8 | 申请日: | 2021-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8434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25 |
发明(设计)人: | 高杰;章盼;武思宇;李彦静;赵天笑;郑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B64C11/28 | 分类号: | B64C11/28;B64C15/02;B63H1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01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涡桨泵 一体化 重复 出入 介质 飞行器 动力装置 | ||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涡桨泵一体化可重复出入的水跨介质飞行器动力装置,包括动力装置外壳、燃气发生器、燃气喷管外壳、螺旋桨,动力装置外壳头部设置燃气喷管外壳,动力装置外壳尾部设置燃气发生器,螺旋桨通过螺旋桨弯折杆安装在燃气喷管外壳外侧,动力装置外壳上设置进水口,燃气喷管外壳的端部设置出水口和燃气喷口。本发明没有轴向传动部件,实现了一体化超紧凑设计,大幅缩小了动力装置的轴向尺寸和结构重量。本发明在入水过程及水下航行时,涡轮带动推进泵动叶转动提供推力,螺旋桨停止转动,并通过螺旋桨向后翻折的结构设计,减小了入水过程和水下航行时螺旋桨受到的冲击和阻力;在出水过程中,螺旋桨恢复转动并逐渐展开提供推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飞行器动力装置,具体地说是水跨介质飞行器动力装置。
背景技术
跨介质飞行器是一种既可以在水中航行,也能在空中飞行的水空新概念飞行器,是既能够实现空中的快速部署和高速飞行,也兼具了水中航行的隐蔽性,具有多任务能力的一体化新型设备。对于传统的无人机、水面舰艇和水下航行器来说,完成海上搜索和救援任务需要多机协同或编队协作。而对于这种集多种无人系统特性于一身的新型航空—潜水器来说,可以单独完成洪灾、海难、台风、海啸等自然灾害条件下的搜索和通信中继等任务。
由于空气和水的物理性质有着较大的差别,可以同时在两种介质中工作以及在介质转换过程中平稳运行的动力装置设计是跨介质飞行器设计中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目前国内外关于跨介质飞行器的动力装置基本是分开独立的空中动力与水下动力的简单组合叠加,一体化的跨介质动力方装置仍属空白。并且国内外关于跨介质飞行器水空动力系统的切换,由于采用两套分开独立的动力系统,其往往通过类似换挡选择模式的齿轮组来实现水下动力与空中动力的切换,这种结构虽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动力系统的一体化设计,但是该动力装置仍然存在不小的轴向尺寸,并且其在出入水的动力系统切换过程中,齿轮的换挡模式存在不小的动力空窗期与冲击载荷,在此期间飞行器的动力将大幅度降低,故在重复出入水过程,尤其出水过程中,动力的持续性难以保证,使得其出入水过程面临失败的可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可以同时在水空两栖运行的涡桨泵一体化可重复出入的水跨介质飞行器动力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涡桨泵一体化可重复出入的水跨介质飞行器动力装置,其特征是:包括动力装置外壳、燃气发生器、燃气喷管外壳、螺旋桨,动力装置外壳头部设置燃气喷管外壳,动力装置外壳尾部设置燃气发生器,螺旋桨通过螺旋桨弯折杆安装在燃气喷管外壳外侧,动力装置外壳上设置进水口,燃气喷管外壳的端部设置出水口和燃气喷口。
本发明还可以包括:
1、燃气喷管外壳里设置喷水推进装置,所述喷水推进装置包括喷水推进泵动叶、动力涡轮、太阳轮、行星齿轮和齿圈,喷水推进泵动叶、动力涡轮、太阳轮、行星齿轮、齿圈和螺旋桨由内到外布置于同一纵向平面上,齿圈位于燃气喷管外壳外侧,螺旋桨弯折杆安装在齿圈外部,喷水推进泵动叶通过涡轮轮毂连接在动力涡轮内侧,太阳轮安装在动力涡轮轮缘外侧,行星架位于齿圈与太阳轮之间,行星齿轮通过行星架均匀布置在太阳轮周围,行星齿轮同时与太阳轮和齿圈啮合。
2、还包括离合制动控制机构,所述离合制动控制机构包括一号离合制动器、二号离合制动器,一号离合制动器安装在行星架上,二号离合制动器安装在齿圈上。
3、采用空中螺旋桨转动模式,一号离合制动器制动行星架,动力涡轮带动与其连接的太阳轮旋转,太阳轮带动行星齿轮自转,行星齿轮带动齿圈旋转,齿圈带动与其通过螺旋桨弯折杆连接的螺旋桨转动,转动的螺旋桨提供空中飞行的推力。
4、采用水下螺旋桨翻折静止模式,二号离合制动器制动齿圈,动力涡轮带动与其通过涡轮轮毂连接的喷水推进泵动叶旋转,转动的喷水推进泵动叶通过进水口从外部吸水,并向外部喷水从而在水中航行,同时动力涡轮带动与其连接的太阳轮旋转,太阳轮带动行星齿轮自转并随行星架公转,螺旋桨通过螺旋桨弯折杆向后翻折,保持平行于前进方向的姿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程大学,未经哈尔滨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2361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