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机器人与云端通信的方法及硬件架构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1401810.4 | 申请日: | 2021-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0129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8 |
发明(设计)人: | 秦碧磊;曹颂;钟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图菱视频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9/50 | 分类号: | G06F9/50;G06F9/54 |
代理公司: | 南京华鑫君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544 | 代理人: | 王方超 |
地址: | 100027 北京市朝阳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器人 云端 通信 方法 硬件 架构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机器人与云端通信的方法及硬件架构系统,所述方法由本地主机执行,包括如下步骤:存储消息队列及消费者消息,响应于机器人发送的消息队列处理请求,将所述消息队列处理请求发送给云端,接收云端反馈的命令指令后,向机器人发送消费者信息,并接收到机器人发送的请求成功通知且结束本次请求,否则接收到机器人发送的请求失败通知,继续接收机器人发送的消息队列请求,并向云端发送消息队列处理请求。本发明采用新的架构在机器人端加装主机,作为机器人与云端通信的缓冲层,分担机器人主体的计算和存储的压力。这样大大提高了机器人主体的性能及稳定性,非常适合大规模应用及推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机器人与云端通信的方法及硬件架构系统,属于机器人通信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机器人技术的发展、功能的增加、机器人与云端通信的频率也大大提高,其中有很多阻塞的请求,需要占用机器人大量的计算和存储资源。但是传统机器人大部分为arm芯片开发板+android系统架构,大量数据获取和计算的执行会产生巨大的存储和计算的压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缺陷,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出一种机器人与云端通信的方法及硬件架构系统,通过新的架构在机器人端加装主机,作为机器人与云端通信的缓冲层,分担机器人主体的计算和存储的压力。这样大大提高了机器人主体的性能及稳定性,非常适合大规模应用及推广
本发明具体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机器人与云端通信的方法,由云端执行,包括如下步骤:响应于本地主机发送的消息队列处理请求,若判定请求成功则发出命令指令给本地主机,否则判定请求失败,继续响应本地主机发送的消息队列处理请求,若判定请求成功则发出命令指令给本地主机。
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所述本地主机作为机器人和云端进行消息队列通信的缓冲层,并分担部分计算和存储任务。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机器人与云端通信的方法,由本地主机执行,包括如下步骤:存储消息队列及消费者消息,响应于机器人发送的消息队列处理请求,将所述消息队列处理请求发送给云端,接收云端反馈的命令指令后,向机器人发送消费者信息,并接收到机器人发送的请求成功通知且结束本次请求,否则接收到机器人发送的请求失败通知,继续接收机器人发送的消息队列请求,并向云端发送消息队列处理请求。
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所述本地主机作为机器人和云端进行消息队列通信的缓冲层,并分担部分计算和存储任务。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机器人与云端通信的方法,由机器人执行,包括如下步骤:向本地主机发送消息队列处理请求,接收本地主机反馈的请求成功通知以及本地主机反馈的消费者信息,否则向本地主机反馈请求失败通知并继续向本地主机发送消息队列请求;机器人根据消费者信息执行电机驱动或者传感器模块操作。
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所述本地主机作为机器人和云端进行消息队列通信的缓冲层,并分担部分计算和存储任务。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机器人与云端通信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S1:机器人向本地主机发送消息队列处理请求,本地主机存储消息队列及消费者消息,本地主机响应机器人发送的消息队列处理请求,本地主机将所述消息队列处理请求发送给云端;
步骤SS2:云端响应本地主机发送的消息队列处理请求,云端若判定请求成功则发出命令指令给本地主机,否则云端判定请求失败,云端继续响应本地主机发送的消息队列处理请求,若云端判定请求成功则发出命令指令给本地主机;
步骤SS3:本地主机接收云端反馈的命令指令后,本地主机向机器人发送消费者信息,本地主机并接收到机器人发送的请求成功通知且结束本次请求,否则本地主机接收到机器人发送的请求失败通知,本地主机继续接收机器人发送的消息队列请求,并向云端发送消息队列处理请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图菱视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图菱视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0181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