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负热膨胀环氧树脂与聚氨酯的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383398.8 | 申请日: | 2021-11-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6377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1 |
| 发明(设计)人: | 张德浩;颜伟城;李望良;张帆;郭智;董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8L63/02 | 分类号: | C08L63/02;C08L75/04;C08L77/06;C08J5/1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201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热膨胀 环氧树脂 聚氨酯 制备 方法 | ||
1.一种负热膨胀环氧树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通过N-甲基-2-吡咯烷酮(NMP)溶剂辅助的方式将聚酰胺溶解后与双酚A型环氧树脂E-44混合,真空除去溶剂后再与固化剂聚醚胺D230共混、固化,获得一系列聚酰胺共混改性的环氧树脂材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负热膨胀环氧树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酰胺溶于NMP后为50mg/mL的深黄色液体;所述的双酚A型环氧树脂E-44与聚醚胺D230的质量比为3:1,聚酰胺共混改性的环氧树脂基材料中,聚酰胺的质量分数为5%、7.5%、10%或15%;所述的共混操作为搅拌5min、超声分散5min;所述的真空除去溶剂,真空度要求达到10pa以下,时间为5~6h;所述的固化操作温度为50~60℃,时间为10~12h。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负热膨胀环氧树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聚酰胺共混改性的环氧树脂基材料中,聚酰胺的质量分数为15%。
4.一种负热膨胀聚氨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通过溶剂辅助的方式将负热膨胀聚酰胺溶于N-甲基-2-吡咯烷酮中;水性聚氨酯加蒸馏水先搅拌后超声,得到水性聚氨酯溶液;两种溶液共混,真空除去溶剂,固化,获得一系列聚酰胺改性的聚氨酯基复合材料。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负热膨胀聚氨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性聚氨酯与蒸馏水的质量比为2:3;聚酰胺与水性聚氨酯的质量比为1:20、1:10、1:6.6或1:5;所述的水性聚氨酯溶于水后为白色液体;所述的真空除去溶剂,真空度要求达到10pa以下,时间为8~10h;所述的固化操作温度为50~60℃,时间为18~20h。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负热膨胀聚氨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聚酰胺与水性聚氨酯的质量比为1:5。
7.一种电场强化成型技术制备负热膨胀复合材料纤维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步骤如下:
(1)将负热膨胀聚酰胺、双酚A型环氧树脂E-44、固化剂聚醚胺D230混合液加入到电场强化成型装置的液体注射泵中,通过调节电场强化成型装置的电压、液体流量、接收距离来制备不同的聚酰胺改性聚氨酯纤维膜并研究其性能;设置一个变量,研究其他变量对纤维膜的影响,从而制备负热膨胀性能更加优异的聚酰胺改性环氧树脂纤维膜;
(2)或将负热膨胀聚酰胺、水性聚氨酯真空除去溶剂后的混合液加入到电场强化成型装置的液体注射泵中,通过调节电场强化成型装置的电压、液体流量、接收距离来制备不同的聚酰胺改性聚氨酯纤维膜并研究其性能;设置一个变量,研究其他变量对纤维膜的影响,从而制备负热膨胀性能更加优异的聚酰胺改性聚氨酯纤维膜。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电场强化成型技术制备负热膨胀复合材料纤维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混合液为步骤(2)中共混后、固化前的聚酰胺、双酚A型环氧树脂E-44与聚醚胺D230的混合液,为深黄色液体;步骤(2)中,混合液为步骤(3)中除去溶剂后、固化前的聚酰胺与水性聚氨酯的混合液;步骤(1)和(2)所述的注射泵的注射器容量为10~15mL;步骤(1)和(2)所述的注射泵可设置操作参数:流量为1~5mL;步骤(1)和(2)所述的电压调节范围为0~20KV,接收距离为8~15c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大学,未经江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83398.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