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米糠发酵多糖,制备及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111368098.2 | 申请日: | 2021-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9932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9 |
发明(设计)人: | 庄绪会;韩伟;邹海杰;苗海江;李光涛;罗晓宏;陈红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8B37/00 | 分类号: | C08B37/00;A61K31/715;A61K36/899;A61P3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正理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7 | 代理人: | 赵晓丹 |
地址: | 10003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米糠 发酵 多糖 制备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米糠发酵多糖,制备及应用。该米糠发酵多糖由L‑阿拉伯糖,D‑甘露糖和D‑葡萄糖按照摩尔比为0.5:4.7:5.0组成,经固态发酵后改善了其生物活性,相较于天然米糠多糖优势明显,具有溶解度大,生物活性好等优点,可有效抑制非小细胞肺癌的瘤体生长,抑制率达86%以上。该制备方法相较于液体发酵工艺简单、操作方便、运行成本低廉、不产生发酵废液,并且除多糖外副产物丰富,产品附加值高,可用于大量生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药及保健食品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米糠发酵多糖,制备及应用。
背景技术
我国是稻米生产大国,稻谷加工副产物资源丰富。米糠是稻米加工成大米过程中产生的主要副产物,富含脂类、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维生素E及谷维素等营养成分,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米糠经浸出、脱脂处理后得到的脱脂米糠称为米糠粕,米糠粕含有50%以上的膳食纤维,20%~30%的淀粉,20%左右蛋白质以及10%左右的植酸钙,蛋白质和膳食纤维含量较高,并且与米糠相比保质期更长。米糠多糖是米糠粕中重要的功能性成分,是一类结构复杂的杂聚糖,具有抗肿瘤、提高免疫力、降血糖、降脂、抗菌、抗辐射、保鲜等多种功效。米糠多糖的功效与其结构有着重要关系,天然米糠多糖中的某些组分存在分子量大、溶解度小、活性糖基未暴露等问题,使其不能很好的发挥活性作用,因此可通过物理、化学或者生物的方法对米糠多糖进行适当修饰,改善其生物活性。
微生物固态发酵技术具有产物浓度高、设备要求低、能耗小、无排放等优点,是对米糠中的半纤维素多糖进行改性的优良方法。
因此,开发一种采用固态发酵技术制备的米糠发酵多糖,对于克服天然米糠多糖存在的诸多问题便显得十分重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米糠发酵多糖,通过固态发酵技术对米糠多糖进行修饰,改善了生物活性,使其具有溶解度大,生物活性好等优点,相较于天然米糠多糖优势明显。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备如上米糠发酵多糖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工艺简单,菌种选择上对常见大型食用真菌、乳酸菌、霉菌等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可用于大量生产,多糖纯度高,并且除多糖外副产物丰富,产品附加值高,相较于液体发酵,操作简单,运行成本低廉,且不产生发酵废液。
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米糠发酵多糖在医药保健产品中的应用。
为达到上述第一个目的,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本发明公开一种米糠发酵多糖,其特征在于,所述米糠发酵多糖的结构式为
进一步,所述米糠发酵多糖的重均分子量为2.58×104Da,其中,所述米糠发酵多糖由L-阿拉伯糖,D-甘露糖和D-葡萄糖按照摩尔比为0.5:4.7:5.0组成。
在本发明中提供的米糠发酵多糖是一种经过微生物固态发酵技术得到的新型发酵多糖,改善了生物活性,相较于天然米糠多糖优势明显,其总脂肪和总多糖含量均高于未经发酵的米糠,HPLC-ELSD分析显示该米糠发酵多糖由L-阿拉伯糖,D-甘露糖和D-葡萄糖按照摩尔比为0.5:4.7:5.0组成的,D-葡萄糖和L-阿拉伯糖为α构型,D-甘露糖为β构型。
为达到上述第二个目的,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本发明公开一种制备如上米糠发酵多糖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固态发酵:将灵芝菌种子液接种到米糠原料中进行发酵培养,发酵培养后将其干燥,粉碎,得到发酵米糠;
(2)提取米糠发酵粗多糖:将发酵米糠加入到石油醚中进行提取,抽滤后将滤渣加入到乙醇溶液中进行提取,抽滤,再将滤渣加入水中进行水提,得到多糖水提液,经酶解处理后得到酶解水提液;然后将酶解水提液浓缩,得到酶解水提浓缩液,再加入无水乙醇,静置,离心,取沉淀,干燥得到米糠发酵粗多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科学研究院,未经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6809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