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厢厢体的环形挤压装置和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354299.7 | 申请日: | 2021-11-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7364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5 |
| 发明(设计)人: | 周红心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红心 |
| 主分类号: | B22D19/00 | 分类号: | B22D19/00;B22D29/0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32000 吉林省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厢 环形 挤压 装置 方法 | ||
1.一种车厢厢体的环形挤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安装组件,所述安装组件内部为中空结构,形成竖直延伸的安装空间;
成型组件,所述成型组件固定配置于所述安装空间的中部,所述成型组件包括成型筒(5)和成型块(6)以及底板(7),所述成型块(6)设置于所述成型筒(5)内部,所述成型块(6)与所述成型筒(5)内壁之间形成环形的成型腔(11),所述成型腔(11)用于提供车厢厢体的成型空间,所述底板(7)可分离的配置于所述成型筒(5)和成型块(6)的下端,形成所述成型腔(11)的底壁;
挤压组件,所述挤压组件包括挤出筒(8)和第一驱动件(4),所述挤出筒(8)可竖直滑动的配置于所述安装空间的上端,所述第一驱动件(4)用于驱动所述挤出筒(8)竖直滑动,所述挤出筒(8)的下端可伸入所述成型腔(11)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厢厢体的环形挤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组件包括基座(1)和支撑杆(2)以及安装板(3),所述安装板(3)通过多个支撑杆(2)固定设置于所述底座的上方,所述支撑杆(2)垂直设置,所述底座和安装板(3)以及多个支撑杆(2)之间形成所述安装空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厢厢体的环形挤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件(4)为液压缸,所述液压缸固定配置于所述安装板(3)上,所述液压缸的输出端与所述挤出筒(8)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厢厢体的环形挤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块(6)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12),所述连接板(12)上端贯穿所述挤出筒(8),且与所述安装板(3)固定连接,所述成型筒(5)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固定杆(14),所述固定杆(14)的端部与所述支撑杆(2)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厢厢体的环形挤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缸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13),所述连接杆(13)与所述挤出筒(8)上端固定连接,且与所述挤出筒(8)之间具有供所述连接板(12)穿过的空间。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厢厢体的环形挤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组件还包括连接结构,所述连接结构一端与所述支撑杆(2)滑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挤出筒(8)固定连接,使得所述挤出筒(8)仅具有竖直延伸的滑动路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厢厢体的环形挤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结构包括滑杆(9)和滑环(10),多个所述滑环(10)滑动套接于所述支撑杆(2)上,且相邻两个所述滑环(10)之间通过滑杆(9)固定连接,所述滑杆(9)的中部与所述挤出筒(8)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厢厢体的环形挤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组件还包括控制结构,所述控制结构可控制所述底板(7)的位置,使得所述底板(7)可与所述成型筒(5)下端抵接或是分离,所述控制结构包括第二驱动件(15),所述第二驱动件(15)为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竖直设置,且与所述成型筒(5)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电动伸缩杆的输出端与所述底板(7)固定连接,所述电动伸缩杆的外壁上固定套接有固定环(16),所述固定环(16)与所述成型筒(5)固定连接。
9.一种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车厢厢体的环形挤压装置的挤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通过将成型块(6)设置于成型筒(5)内,形成用于装设热熔材料的成型腔(11),同时采用底板(7)形成成型腔(11)的底壁,且底板(7)与成型块(6)以及成型筒(5)之间为可分离式连接;
步骤二,将热熔材料倒入成型腔(11)内,待热熔材料冷却成型形成车厢厢体,将底板(7)与成型块(6)和成型筒(5)分离;
步骤三,最后通过第一驱动件(4)驱使挤出筒(8)下移,其下端进入成型腔(11)内,与车厢厢体的上端抵接,在第一驱动件(4)的驱动下,挤出筒(8)可将车厢厢体从成型腔(11)的下端挤出。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环形挤压装置的挤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三中,第一驱动件(4)驱动挤出筒(8)进入成型腔(11)内时,当挤出筒(8)将车厢厢体部分挤出后,第一驱动件(4)停止驱动挤出筒(8)继续下移,而将挤出筒(8)向上拉出,此时车厢厢体上部还处于成型腔(11)内,然后将热熔材料继续倒入成型腔(11)内,该热熔材料冷却后与已经成型的车厢厢体自然衔接,进而可形成更长的车厢厢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红心,未经周红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54299.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慧工地危险源管理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高压开关柜手车防脱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