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发电机组的通用型箱式集成尾气净化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1338695.0 | 申请日: | 2021-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8293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4 |
发明(设计)人: | 陈贵升;许杨松;李一;杨延相;解德馨;田文静;杨顺;胡闪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F01N3/01 | 分类号: | F01N3/01;F01N3/20;F01N3/28;F01N13/00;F01N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隆达恒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899 | 代理人: | 李宁 |
地址: | 650093 云南***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发电 机组 通用型 箱式 集成 尾气 净化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发电机组的通用型箱式集成尾气净化系统,属于尾气净化技术领域,包括进气连接管、颗粒物静电吸附装置、净化装置、出气管道,本发明针对不同类型发电机组燃料尾气净化要求差异大,功率范围广及实际加装空间受限等问题,通过设计尿素热混合喷射管道、优化装置集成结构以及多种净化技术集成耦合,实现了对颗粒物、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一氧化碳等污染物的综合、高效净化,净化效率不依赖排气温度,且系统占用空间小,提高了对不同燃料、不同功率段发电机组及不同加装环境的适用性,极大提升了产品的通用性和应用范围,并由于产品通用性的提升,大幅降低了产品定制化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尾气净化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发电机组的通用型箱式集成尾气净化系统。
背景技术
内燃发电机机产业能源结构正在从以高碳化石能源(煤炭、石油等)为主,向碳中性能源(生物柴油、沼气、生物制氢等)、低碳能源(天然气、醇醚燃料等)转型,当下内燃发电机机能源结构较为多样。其中,碳中性生物柴油发电机,其排放特性与传统柴油发电机相似,需要对尾气中的颗粒物、氮氧化物、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进行综合净化;而对于其他碳中性能源和低碳能源内燃机,虽然尾气排放相比传统柴油发电机组更为清洁(尤其颗粒物排放),但其氮氧化物有排放仍旧较高。
以往利用水或净化液喷淋对发电机组尾气进行氮氧化物排放净化的技术,使用后的水或净化液存在二次污染的隐患,且此类净化系统需要构建完整的水液循环系统,安装场地改造量大。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发电机组的通用型箱式集成尾气净化系统,可以对不同类型发电机尾气各项尾气污染物(颗粒物、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氮氧化物)进行高效净化,且系统具有较高的集成性、通用性,降低产品定制化成本,提高产品安装应用范围。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用于发电机组的通用型箱式集成尾气净化系统包括进气连接管1、颗粒物静电吸附装置2、净化装置3、出气管道4,所述的进气连接管1的出气端与颗粒物静电吸附装置2的进气口连接,颗粒物静电吸附装置2的出气口与净化装置3的进气口连接,净化装置3的出气口与出气管道4连接。
进一步,所述的净化装置3包括进气加热管道10、催化氧化室11、催化还原室12、出气管13、尿素热混合装置14净化箱53,所述的净化箱53内安装有催化氧化室11,催化氧化室11的顶部安装有催化还原室12,催化氧化室11与催化还原室12之间连通,进气加热管道10的出气口与催化氧化室11的侧壁上开设的进气口连接,出气管13与的进气口与开设在催化还原室12侧壁上的出气口连接,尿素热混合装置14生成的氨气出口位于催化氧化室11、催化还原室12之间。
进一步,所述的催化氧化室11包括氧化催化器组件层15、催化型颗粒捕集器组件层16、上游氮氧化物传感器17、温度传感器Ⅱ18、压力传感器Ⅰ19、温度传感器Ⅲ20、压力传感器Ⅱ21、多孔气流分散板22、催化氧化室箱体23,所述的催化氧化室箱体23的内腔下部安装有多孔气流分散板22,多孔气流分散板22 下侧的催化氧化室箱体23侧壁上开设有与进气加热管道10连接的进气口,多孔气流分散板22的上侧安装有固定在催化氧化室箱体23内壁上的氧化催化器组件层15,氧化催化器组件层15的上侧安装有固定在催化氧化室箱体23内壁上的催化型颗粒捕集器组件层16;氧化催化器组件层15与催化型颗粒捕集器组件层16之间的催化氧化室箱体23侧壁上设置有温度传感器Ⅲ20、压力传感器Ⅱ21;催化型颗粒捕集器组件层16上侧的催化氧化室箱体23侧壁上设置有上游氮氧化物传感器17、温度传感器Ⅱ18、压力传感器Ⅰ1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理工大学,未经昆明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3869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