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虚拟结构法和人工势场法的编队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337203.6 | 申请日: | 2021-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1760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2 |
发明(设计)人: | 黄晨;王予;孙晓强;李悦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大学 |
主分类号: | G05D1/02 | 分类号: | G05D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201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虚拟 结构 人工 势场法 编队 控制 方法 | ||
1.基于虚拟结构法和人工势场法的编队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分别建立智能体和障碍物模型;
步骤2,将虚拟结构参考点作为队列的参考点,由虚拟结构参考点周围的虚拟结构生成期望的虚拟结构队形,该虚拟结构队形中的虚拟结构作为虚拟结构点的期望位置;虚拟结构点的初始位置和智能体的初始位置是重合的,且虚拟结构点向着期望位置运动;智能体则跟随智能体所对应的虚拟结构点移动,进而获得智能体编队队形;
步骤3,建立虚拟结构点和虚障碍物对智能体的斥力场;
步骤4,基于所构建的斥力场,根据智能体所受的势场作用对智能体进行受力分析,进而获得智能体所受到的斥力场力;
步骤5,智能体采用轨迹跟踪控制算法跟踪虚拟结构点的轨迹,根据虚拟结构点追踪虚拟结构以及避障产生的运动轨迹,将运动轨迹输入到控制器当中,利用轨迹跟踪控制算法实现智能体编队追踪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虚拟结构法和人工势场法的编队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建立虚拟结构点和虚障碍物对智能体的斥力场的方法为:
步骤3.1,由障碍物和虚拟结构点的距离定义斥力势场,表示为:
步骤3.2,对斥力势场求负梯度求得斥力势场所对应的斥力,表示为:
其中,k为比例系数,ρ0代表智能体和障碍物之间影响的距离,ρ(q,q0)表示智能体q与虚拟结构点q0的欧氏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虚拟结构法和人工势场法的编队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智能体所受到的斥力场力,表示为:
其中,Uireq为智能体i所受的斥力场,i=1,2,3...n,n为对智能体产生斥力场的障碍物的个数;因此智能体i所受的合力为:
其中,Fireq为智能体i所受的斥力场力。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虚拟结构法和人工势场法的编队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采用Stanley算法使智能体跟踪虚拟结构点的轨迹,实现智能体编队追踪控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虚拟结构法和人工势场法的编队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智能体采用二自由度自行车运动学模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虚拟结构法和人工势场法的编队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以大小刚好包络障碍物的圆形代替障碍物,由此构建障碍物模型。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虚拟结构法和人工势场法的编队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构建虚拟结构的质点模型,表示为:
式中,qi、pi分别为第i个质点的位置和速度,分别是qi、pi的一阶导数;ui为第i个质点的控制输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虚拟结构法和人工势场法的编队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第i个质点的控制输入表示为:
ui=c1(qri-qi)+c2(pri-pi)+fi
式中:c1,c2分别为位置误差系数和速度误差系数;qri,pri分别为期望的虚拟结构的位置和速度;fi为人工势场避障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大学,未经江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37203.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回转座圈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葡萄园种植用支架及增效种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