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轮式战车防挂双挡的AT变速器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1336281.4 | 申请日: | 2021-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3384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5 |
发明(设计)人: | 王景霞;李慎龙;王明成;李耀恒;王叶;刘振杰;高子茵;邹武俊;王佳婧;冯光军;韩宇石;石彦辉;张鑫;李志伟;徐飞;李翠芬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16H61/18 | 分类号: | F16H61/18;F16H61/02;F16H63/40;F16K3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11120 | 代理人: | 高会允 |
地址: | 100072***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轮式 战车 防挂双挡 at 变速器 控制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轮式战车防挂双挡的AT变速器控制系统,能够从硬件上实现电磁阀工作状态的监测和保护,解决防挂双挡的技术难题,以提高AT变速器的可靠性。包含如下功能模块:中央处理模块、频率信号处理模块、模拟信号处理模块、电阻信号处理模块、开关信号处理模块、通讯模块和输出驱动及电流反馈模块。能够实时监测电磁阀的工作状态,通过对电磁阀工作状态监测,设置电磁阀的保护阈值电流,在液压油缸内还没有建立起油压时,控制单元可以检测到比例电磁阀的异常电流,并立刻进行保护,切断异常电磁阀的供电电源,使车辆处于空挡状态,并报警显示。实现对AT变速器的防挂双挡保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动力传动及其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轮式战车防挂双挡的AT变速器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轮式战车对机动性要求较高,装备大功率发动机的同时,要求传动系统的核心部件之一的AT变速器体积小、重量轻,具有较高的功率密度。为减小AT变速器的体积和重量,液压系统多采用插装阀方案,并去掉互锁逻辑油路,以节省空间;为提高车辆机动性,控制单元内电控软件在换挡过程的扭矩相控制必须进行操纵件的扭矩快速切换,实现动力换挡,减小换挡过程的动力损失,因而液压系统常使用并联方案。
针对并联插装阀方案液压系统,AT变速器要解决防挂双挡的技术难点。AT变速器在挡工作时,若系统出现故障而导致其他电磁阀通电,将控制油导入非结合操纵件油缸,会带来挂双挡的不利后果,轻者增加AT变速器拖曳损失,重者烧损操纵件或造成其他机械件损失。目前的防挂双挡措施,主要通过AT变速器控制单元内的电控软件采集传感器信号进行故障判断,然后报警或采取其他应急保护策略,以防造成损失。故障判断信号多为操纵件油缸内的油压值或压力开关,由于该信号经常受到干扰,并存在一定的波动,故障判断的阈值难于确定,容易出现故障误报现象。
因此如何对轮式战车AT变速器进行防挂双档的控制,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轮式战车防挂双挡的AT变速器控制系统,能够从硬件上实现电磁阀工作状态的监测和保护,解决防挂双挡的技术难题,以提高AT变速器的可靠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轮式战车防挂双挡的AT变速器控制系统,包含如下功能模块:中央处理模块、频率信号处理模块、模拟信号处理模块、电阻信号处理模块、开关信号处理模块、通讯模块和输出驱动及电流反馈模块。
中央处理模块用于接收各种传感器信号、进行运算判断,并向AT变速的电磁阀发出控制信号,控制电磁阀按一定的规律变化,从而操纵换挡离合器或制动器结合或分离,使AT变速器获得不同的传动比,实现车辆挡位的切换;
频率信号处理模块用于采集并处理转速信号,包括输入轴转速信号、输出轴转速和涡轮转速信号,将幅值为15V的霍尔转速信号调理为幅值为5V的方波信号,送入中央处理单元。
模拟信号处理模块用于采集12通道压力传感器信号,将压力传感器信号调理为0V~5V的模拟信号,送入中央处理单元。
电阻信号处理模块用于采集缓速器温度和油底壳温度,其中缓速器温度为PT1000铂电阻信号,油底壳温度为热敏电阻信号,送入中央处理单元。
开关信号处理模块用于采集挡位选择器输出的挡位信号、ABS信号以及制动信号,开关信号处理模块处理5V开关量和24V开关量,送入中央处理单元。
总线通讯模块用于控制单元与整车、挡位选择器进行信息交互。
输出驱动及反馈保护模块包括电磁阀驱动电路、电流信号处理电路、保护点设置电路、隔离电路以及电磁阀断电控制电路;电磁阀驱动电路用于驱动AT变速器中的电磁阀进行工作;电流信号处理电路用于采集电磁阀内实时电流,进行电流放大并转换为电压,即为反馈电压,输出反馈电压;保护点设置电路对反馈电压进行判断,若反馈电压超过预设的保护点,则输出一个反馈信号通过隔离电路输入至中央处理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未经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3628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