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平面全向转向轮的智能升降行李运输车有效
| 申请号: | 202111317324.4 | 申请日: | 2021-11-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6021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26 |
| 发明(设计)人: | 鲁鑫;张威;王立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民航大学 |
| 主分类号: | B66F7/06 | 分类号: | B66F7/06;B66F7/28 |
| 代理公司: | 天津才智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8 | 代理人: | 庞学欣 |
| 地址: | 300300 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平面 全向 转向 智能 升降 行李 运输车 | ||
一种基于平面全向转向轮的智能升降行李运输车。其包括平面全向转向车轮、行李车底盘、液压升降装置、行李运输平台、行李护栏、平台驱动电机、光电位置感应器、平面全向运输平台、车轮驱动电机、智能电门和控制器;本发明采用平面全向转向车轮控制智能升降行李运输车运动,可实现智能升降行李运输车在平面上全向运动,使其精确进入指定运输位置;行李运输平台采用液压升降装置,节省空间,可降低智能升降行李运输车体积,提升转场灵活性;采用智能电门+行李护栏方式,让行李精确运输至飞机行李舱口,前后侧智能电门可实现智能升降行李运输车间行李运输;采用平台+平面全向转向轮运输行李,可实现行李在平面中全方向自动运动,有效避免行李滑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机场运输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平面全向转向轮的智能升降行李运输车。
背景技术
随着我们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在出行时选择乘坐飞机。旅客出行时必然要携带大件行李,乘机时这些行李又必须进行托运,因此,如何快速将行李运输到飞机行李舱就成为一个日益受到重视的问题;此外,随着网购规模的不断壮大,快递数量也越来越多,为了获得更快的运输速度,提高行业竞争力,各大快递公司纷纷采用飞机进行物流运输,如果只依靠人工进行装卸不仅效率低,还容易造成货物损坏,失信于顾客,因此行李运输车的需求急剧增加。
目前机场行李运输车主要分为厢式、拖挂式和自行式三种,其中自行式行李运输车具有低速行走稳定性好、操作简单方便、产品升降范围宽、承载能力强、适用面广、移动灵活、传输效率高等特点,因此在机场的应用越来越多。
目前国内散装货物装载机基本上都是一种一头可升降或两头可升降、靠近机舱门传送的皮带传送机,据不完全统计,国内的生产商大概在10家左右。行李运输车都只能将行李送到飞机行李舱进口处,需要工人进行搬运,而飞机货舱高度仅1.5米,这时工人只能跪行,因此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长时间、高强度装卸作业易引起工人肩部、腰部、腿部损伤等职业病。
国外厂商从2000年起就开始研制散装货物装载机,通过在主传送带前部增加柔性传送装置,将货物输送到货舱内部,免去工人往返搬运;因此,大大降低了搬运工人劳动强度、提高货物周转效率,同时通过自动化操作,减少了人工操作对飞机造成的损伤和对货物的损坏。但国外的行李传送车普遍存在制造成本高,空气污染大,整机较长,灵活性差等缺陷。因此,开展智能行李运输设备研究,降低运输行李过程中的人力成本,对于提升航空发动机运行效率和服务效果有着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平面全向转向轮的智能升降行李运输车。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基于平面全向转向轮的智能升降行李运输车包括平面全向转向车轮、行李车底盘、液压升降装置、行李运输平台、行李护栏、平台驱动电机、光电位置感应器、平面全向运输平台、车轮驱动电机、智能电门和控制器;其中,所述行李车底盘的两侧前后部位分别安装一个平面全向转向车轮;车轮驱动电机安装在行李车底盘上,并且输出端与平面全向转向车轮的轮轴相连接;液压升降装置的上下端分别连接在行李运输平台的底面和行李车底盘的顶面上;行李护栏设置在行李运输平台的顶面边缘,并且相对的两个侧面上分别形成有一个开口,开口处分别安装一个智能电门;行李运输平台的两个侧面上与智能电门上下对应的部位分别安装一个光电位置感应器;行李运输平台的顶面上位于行李护栏内侧的部位设有由多组平面全向转向轮组成的平面全向运输平台;平台驱动电机安装在行李运输平台上,并且输出端与平面全向转向轮的轮轴相连接;控制器分别与液压升降装置的控制装置、平台驱动电机、光电位置感应器、车轮驱动电机和智能电门电连接。
所述基于平面全向转向轮的智能升降行李运输车包括与控制器无线连接的遥控器,由工作人员手持。
所述控制器采用MK800型变频控制器。
所述液压升降装置采用两组剪叉式液压升降机。
所述行李运输平台的侧面上安装有一圈塑胶垫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民航大学,未经中国民航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1732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餐厨垃圾固液分离装置
- 下一篇:道路桥梁用坑洼填充修补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