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轧破识别的卷取夹送辊辊面保护的自动控制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303891.4 | 申请日: | 2021-11-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6078827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9 | 
| 发明(设计)人: | 孙红枫;幸利军;梁兴国;司文强;张科杰;宗在荣;王金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1B37/58 | 分类号: | B21B37/58 |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琪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1117 | 代理人: | 董艳慧;郑明辉 | 
| 地址: | 2019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识别 卷取 夹送辊辊面 保护 自动控制 方法 | ||
1.一种基于轧破识别的卷取夹送辊辊面保护的自动控制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在精轧F7机架(7)的出口上方设置工业相机(9),使工业相机(9)的拍摄区域能覆盖精轧F7机架(7)的出口的开度范围,工业相机(9)通过夹送辊控制组件连接夹送辊(12);
步骤2:在带钢(20)的头部出精轧F3机架(3)时,夹送辊控制组件将夹送辊(12)的辊缝开度设定为第一开度H1;
步骤3:在带钢(20)的头部出精轧F7机架(7)时,工业相机(9)启动并拍摄带钢(20)头部的图像,工业相机(9)将带钢(20)头部的图像发送至夹送辊控制组件后关闭;
步骤4:夹送辊控制组件根据带钢(20)头部的图像判断识别结果是否为异常轧破,若是,则执行步骤5,若否,则夹送辊控制组件将夹送辊(12)的辊缝开度保持第一开度H1,转至步骤6;
步骤5:夹送辊控制组件计算夹送辊(12)的第二开度H2,并将夹送辊(12)的辊缝开度调整为第二开度H2;
步骤6:在带钢(20)的头部经过夹送辊(12)后,夹送辊控制组件将夹送辊(12)的辊缝开度调整为第三开度H3;
步骤7:在带钢(20)的尾部出精轧F7机架(7)后,工业相机(9)启动并拍摄带钢(20)尾部的图像,工业相机(9)将带钢(20)尾部的图像发送至夹送辊控制组件后关闭;
步骤8:夹送辊控制组件根据带钢(20)尾部的图像判断识别结果是否为异常轧破,若是,则执行步骤9,若否,则夹送辊控制组件将夹送辊(12)的辊缝开度保持第三开度H3,转至步骤10;
步骤9:夹送辊控制组件计算夹送辊(12)的第四开度H4,夹送辊控制组件将夹送辊(12)的辊缝开度调整为第四开度H4;
步骤10:在带钢(20)的尾部经过夹送辊(12)后,夹送辊控制组件将夹送辊(12)的辊缝开度调整为第五开度H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轧破识别的卷取夹送辊辊面保护的自动控制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步骤1中,工业相机(9)与辊道之间的垂直距离H的范围为2-5m,工业相机(9)与精轧F7机架(7)出口导板末端的距离L为2-10m,工业相机(9)与精轧F7机架(7)的出口导板末端的水平距离Ls为4-8m;位于所述的工业相机(9)拍摄区域内的辊道为内冷水辊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轧破识别的卷取夹送辊辊面保护的自动控制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步骤1中,夹送辊控制组件包括工控机(13)和工业PLC(14),工业相机(9)的输出端与工控机(13)的输入端连接,工控机(13)的输出端与工业PLC(14)的输入端连接,工业PLC(14)的输出端与夹送辊(12)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轧破识别的卷取夹送辊辊面保护的自动控制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工业相机(9)将拍摄的每帧图像实时传输至工控机(13),工控机(13)基于深度学习分类算法对带钢(20)的头部和尾部形貌情况进行识别与分类,即对带钢(20)的头部和尾部表面是否为正常和异常扎破进行判断,若带钢(20)的表面正常,则输出识别结果为0至工业PLC(14),若带钢(20)的表面异常轧破,则输出识别结果1至工业PLC(14),工业PLC(14)根据带钢(20)的位置、工控机(13)的识别结果对夹送辊(12)进行辊缝开度的调节控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轧破识别的卷取夹送辊辊面保护的自动控制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步骤2中,第一开度H1的计算公式为:
H1=h-h*k1 (1)
其中,h为过程机下发的带钢(20)的目标厚度;
k1为夹送辊(12)的辊缝初始设定厚度系数,k1取值范围为0.05-0.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03891.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