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工业废渣制备高碳化活性胶凝材料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301869.6 | 申请日: | 2021-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8046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21 |
发明(设计)人: | 马韵升;王发洲;刘志超;崔东波;蔡颖辉;张学雷;张余鑫;贺永鹏;杨猜霞;祁泽;白君君;徐继任;穆广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汉博昱洲新材料有限公司;武汉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4B7/24 | 分类号: | C04B7/24;C04B7/14;C04B7/147 |
代理公司: | 武汉智嘉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31 | 代理人: | 张璐 |
地址: | 256600 山东省滨州市高新区***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工业 废渣 制备 碳化 活性 材料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工业废渣制备高碳化活性胶凝材料的方法,首先将钙质废渣和硅质废渣按照2.954~3.688:1的质量比混合得到生料,然后将生料造粒后烘干,在1300~1450℃下煅烧后冷却至室温即制备得到所述高碳化活性胶凝材料。本发明利用工业废渣作为钙源和硅源烧成以γ‑C2S为主要矿物相碳化胶凝材料,成本低廉,且能够有效大量地利用难以通过填埋处理的工业废渣,带来巨大的环境效益,同时,制备得到的胶凝材料短时间的碳化养护就具有较高的物理性能,是一种低碳环境友好型材料,具有较好的应用推广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无机胶凝材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利用工业废渣制备高碳化活性胶凝材料的方法。
背景技术
电石渣为在制备乙炔气时通过水解电石得到的以氢氧化钙(Ca(OH)2)主要成分的工业废渣。根据《危险废物鉴别标准》(GB5085—2007),电石废渣属Ⅱ类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填埋处理会造成土地碱化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硫脲渣为使用石灰氮和硫化氢生产硫脲过程中产生的以Ca(OH)2为主要成分的工业废渣,其暴露在空气中会有刺鼻性气味,且填埋会造成严重的土壤污染。目前以上工业废渣在水泥的烧制中已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应用,但由于工业废渣中往往含有大量硫元素、卤素元素等助熔元素,会造成窑内结皮等问题。且由于工业废渣往往含有大量的水,若在水泥生产中大量使用,则需将其烘干处理,会产生大量的能耗。石英尾矿和黄金尾矿为矿石开采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渣,其二氧化硅(SiO2)含量极高且价格便宜,是理想的硅源。
伽马型硅酸二钙(γ-C2S)具有优秀的二氧化碳吸收能力和发展极快的机械性能,同时其在形成过程中会由于晶型转变产生一定的体积膨胀,导致最终熟料会自然粉化从而节省大量的粉磨成本。以γ-C2S为主要矿物相的熟料能同时具有高碳化活性和自粉化特性,是一种低碳环境友好型材料。目前高γ-C2S含量的碳化胶凝材料的烧制主要采用熟石灰和石英粉,成本较高,若采用传统水泥烧制所用的石灰石和砂岩等作为原材料,则烧成的碳化胶凝材料矿物相组成中γ-C2S含量不高,且石灰石和砂岩的破碎粉磨会产生大量的能耗。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提供了一种利用工业废渣(电石渣、硫脲渣、石英尾矿和黄金尾矿)制备高碳化活性胶凝材料方法,以电石渣和硫脲渣作为钙质原材料,石英尾矿和黄金尾矿作为硅质原材料,经过配料、混料、成型、煅烧等步骤得到以γ-C2S为主要矿物相的具有高碳化活性的碳化胶凝材料。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利用工业废渣制备高碳化活性胶凝材料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首先将钙质废渣和硅质废渣按照2.954~3.688:1的质量比混合得到生料,然后将生料造粒后烘干,在1300~1450℃下煅烧后冷却至室温即制备得到所述高碳化活性胶凝材料。
所属高碳化活性胶凝材料以γ-C2S为主要矿物相,其占熟料的质量百分比超过50%。
优选的,所述钙质废渣和硅质废渣按照2.5~2.8:1的质量比混合。
优选的,所述煅烧的时间为0.5~1h。
优选的,所述钙质废渣为硫脲渣和电石渣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的,所述硅质废渣为石英尾矿和黄金尾矿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的,所述钙质废渣的粒度为D500.050mm;所述硅质废渣的粒度为D50160mm。
优选的,所述硫脲渣的品质符合以下标准:通过1050℃灼烧后其化学组成中CaO含量应80%,SO3含量应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汉博昱洲新材料有限公司;武汉理工大学,未经山东汉博昱洲新材料有限公司;武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0186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