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船体分段机器人焊接的弹性接地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264184.9 | 申请日: | 2021-10-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2117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2 |
| 发明(设计)人: | 甘露;徐宝东;刘鹏;杨安海;杨帅;沈鹏;岑标;王正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中船临港船舶装备有限公司;上海船舶工艺研究所(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十一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H01R13/648 | 分类号: | H01R13/648;H01R4/66;H01R12/91 |
| 代理公司: | 上海世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320 | 代理人: | 王佳妮 |
| 地址: | 201306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船体 分段 机器人 焊接 弹性 接地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船体分段机器人焊接的弹性接地装置,包括摩擦导向浮动机构、设在摩擦导向浮动机构内的弹性预紧机构,和与摩擦导向浮动机构侧部固定连接绝缘固定机构;摩擦导向浮动机构包括U形基座和沿U形基座上下浮动的浮动导向块,浮动导向块下面链接有导电滑块;弹性预紧机构包括浮动预紧杆,浮动预紧杆的一端与浮动导向块相连,另一端与U形基座相连。使用时,导电滑块和浮动导向块在运行时会进行上下弹性浮动,保证接地装置在门架运行时不会因导轨不平而卡住,在焊接时保证充分的接地,工作时,浮动的导电滑块能完全与导轨面接触,实现在导轨上摩擦滑行的功能,焊接电源充分可靠接地的功能,保证船体分段机器人焊接系统的正常工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焊接装备的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船体分段机器人焊接的弹性接地装置。
背景技术
焊接是船舶建造的核心技术之一,船体建造中焊接工作量约占70%,其成本约占船体建造成本的30%-50%。近年来我国船舶行业已经进入高速发展的轨道,但是由于我国造船焊接技术水平起点低,缺乏高效率焊接生产设备,焊接作业占用船厂大量的劳动力,焊接成本也居高不下,焊接生产效率低,焊接质量控制困难,满足不了船舶建造发展的需要。
而破解这一难题的最佳出路就是采用现代高效的智能化的焊接工艺技术及装备,如船厂广泛采用的各种门架式高效拼板焊接机、中小组立门架式智能化焊接单元等焊接装备,由于把焊接电源、回收装置等设备安装在了门架上,使其随着焊接位置的变化而变化,极大地减少了人工搬运焊接设备所耗费的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这种门架式智能化焊接系统也对焊接电源的接地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目前,门架式高效焊接装备的接地形式有很多种。有的是单独铺设一条平行于行走导轨的导电轨道,轨道上面装有铜条,接地装置安装在门架底梁侧部,并压在导电轨道上实现焊接工作时的接地功能,这种形式的接地装置成本较高,工艺较为复杂;还有的是采用气缸推动机构,门架运动时,接地装置脱离行走导轨,门架停止并开始进行焊接工作时,接地装置在气缸推动机构的作用下,紧紧的压住行走导轨实现焊接接地功能,这种形式的接地装置机构较为复杂,维修不方便。
因此,市场上急需要一种可根据工件实际情况自动进行调整,能够保证焊接质量、提高效率、操作简便、无需专业人员,可有效提高船体分段的生产效率和质量稳定性,进而缩短船舶建造周期的接地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用于船体分段机器人焊接的弹性接地装置,通过设置摩擦导向浮动机构和弹性预紧机构,使得接地装置既能弹性上下浮动,又能保证接地功能,提高生产效率和焊接质量的稳定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船体分段机器人焊接的弹性接地装置,其特征在于:弹性接地装置包括摩擦导向浮动机构、设在摩擦导向浮动机构内的弹性预紧机构,和与摩擦导向浮动机构侧部固定连接绝缘固定机构;摩擦导向浮动机构包括U形基座和沿U形基座上下浮动的浮动导向块,浮动导向块下面链接有导电滑块;弹性预紧机构包括浮动预紧杆,浮动预紧杆的一端与浮动导向块相连,另一端与U形基座相连。
优选的,浮动导向块呈H型,浮动导向块的两端设有导向条,U形基座的两侧壁设有与导向条配合的导向槽,导电滑块通过一组导电滑块连接螺钉与浮动导向块固定连接。
进一步,浮动导向块上设有一组对称设置的浮动预紧杆,浮动预紧杆的顶部通过弹簧预紧螺母与U形基座形成连接,浮动预紧杆上套设有压缩弹簧。
更进一步,绝缘固定机构包括基座板,基座板的一侧设有船体分段底梁端板,基座板与船体分段底梁端板之间设有绝缘垫板,基座板、绝缘垫板和船体分段底梁端板之间通过基座板固定螺钉进行固定,基座板固定螺钉外部套设有绝缘套。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除了整体技术方案的改进,还包括很多细节方面的改进,具体而言,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中船临港船舶装备有限公司;上海船舶工艺研究所(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十一研究所),未经上海中船临港船舶装备有限公司;上海船舶工艺研究所(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十一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6418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