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动高压射流辅助破岩及泡沫灭尘截齿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1254223.7 | 申请日: | 2021-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5108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8 |
发明(设计)人: | 李洪盛;朱真才;刘送永;周方跃;史宏麟;江红祥;陈毅;刘义;束正强;吴梓键;吕振礼;韩迪迪;陈振宇;李思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矿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C35/187 | 分类号: | E21C35/187;E21C35/18;E21C35/197;E21C25/60;E21C35/22;F16F15/04;E21D9/10;E21B10/61;E21B10/38;E21B7/18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徐尔东 |
地址: | 221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高压 射流 辅助 泡沫 灭尘截齿 装置 | ||
1.一种自动高压射流辅助破岩及泡沫灭尘截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截齿、高压射流发生器(6)、泡沫发生器(7);所述截齿包括依次同轴线固定在一起的刃尖体(1)、齿身(2)、截齿座(5);所述刃尖体(1)固定在齿身(2)前端中心,所述齿身(2)尾端伸入到截齿座(5)内腔内,所述截齿座(5)内腔内设置有与齿身(2)尾端对应的弹簧减震装置(14),所述齿身(2)外部套设有与截齿座(5)固定的法兰套(11),所述齿身(2)上形成有与法兰套(11)对应的阶梯轴部,所述齿身(2)能够沿轴向在截齿座(5)内腔及法兰套(11)内腔内移动,所述齿身(2)的轴心设置有中心水道(3),所述中心水道(3)的末端垂直连通有径向流道(4),所述齿身(2)前端侧面设置有连通中心水道(3)的具有内锥度的圆锥形喷嘴(12),所述径向流道(4)的内径小于中心水道(3)的内径;所述高压射流发生器(6)、泡沫发生器(7)平行设置于截齿座(5)内用于与径向流道(4)连通且所述径向流道(4)与高压射流发生器(6)、泡沫发生器(7)中的一个处于连通状态时,另一个与径向流道(4)处于非连通状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高压射流辅助破岩及泡沫灭尘截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射流发生器(6)包括高压水腔(6-1)、阶梯增压腔(6-2)、振荡腔(6-3)及高压水入口流道(6-4),所述高压水腔(6-1)、阶梯增压腔(6-2)、振荡腔(6-3)及高压水入口流道(6-4)依次相互连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动高压射流辅助破岩及泡沫灭尘截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阶梯增压腔(6-2)分为由后向前内腔直径依次变小的第一部分增压腔、第二部分增压腔、第三部分增压腔、第四部分增压腔;所述第一部分增压腔、第三部分增压腔为逐渐收缩的漏斗状腔体;所述第二部分增压腔、第四部分增压腔为圆柱体腔体,所述第四部分增压腔腔体直径与高压水入口流道(6-4)直径相同。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动高压射流辅助破岩及泡沫灭尘截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振荡腔(6-3)的前端和后端均为圆锥形腔体,中间部位为直径与锥形底部直径相等的圆柱形腔体。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高压射流辅助破岩及泡沫灭尘截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泡沫发生器(7)包括高压泡沫内腔(7-1)、泡沫喷嘴(7-2)、混合腔(7-3)、泡沫入口流道(7-4)、进气通道(7-5)及单向阀(7-6);所述高压泡沫内腔(7-1)、泡沫喷嘴(7-2)、混合腔(7-3)和泡沫入口流道(7-4)依次相互连通,所述混合腔(7-3)侧壁连通设置有进气通道(7-5),进气通道(7-5)内设置有单向阀(7-6)。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自动高压射流辅助破岩及泡沫灭尘截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阀(7-6)安装在进气通道(7-5)的前端,所述进气通道(7-5)末端位于到混合腔(7-3)后端位置,且处于泡沫喷嘴(7-2)的底部。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高压射流辅助破岩及泡沫灭尘截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法兰套(11)的前端安装有与齿身(2)对应的防尘片(13),所述防尘片(13)的前端与齿身(2)接触;所述法兰套(11)上开设有若干道密封孔,所述法兰套(11)与齿身(2)的接触面上的密封孔内设有O型密封圈Ⅰ(8),所述法兰套(11)与截齿座(5)内腔的接触面上的密封孔内设有O型密封圈Ⅱ(9)。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高压射流辅助破岩及泡沫灭尘截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减震装置(14)包括V型圆顶弹簧(14-1),普通弹簧(14-2)、弹簧垫(14-3)、螺柱(14-4),所述V型圆顶弹簧(14-1)和普通弹簧(14-2)通过螺柱(14-4)固定在截齿座(5)内腔后部,所述V型圆顶弹簧(14-1)顶部与齿身(2)尾端接触呈半圆形结构设置,所述普通弹簧(14-2)的长度小于V型圆顶弹簧(14-1)的长度,所述弹簧垫(14-3)安装于普通弹簧(14-2)的前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矿业大学,未经中国矿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54223.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包装袋开口机构及其控制方法
- 下一篇:用于新生儿的喂药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