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折叠结构小型化抗金属超高频RFID标签天线在审
申请号: | 202111248104.0 | 申请日: | 2021-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9128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8 |
发明(设计)人: | 陈志璋;牛琛琛;袁家德;许志猛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Q1/22 | 分类号: | H01Q1/22;H01Q1/38;H01Q1/48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陈方淮;蔡学俊 |
地址: | 350108 福建省福州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折叠 结构 小型化 金属 超高频 rfid 标签 天线 | ||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折叠结构小型化抗金属超高频RFID标签天线,包括当支撑体结构的软泡沫块,所述软泡沫块的前侧设置有金属辐射片,所述金属辐射片的中心连接有芯片,所述软泡沫块的左侧设置有左侧金属短接线,软泡沫块的右侧设置有右侧金属短接线,所述左侧金属短接线和右侧金属短接线均与金属辐射片相连接,所述软泡沫块的背面设置有金属地;所述金属地包括尺寸结构完全相同的上层金属地和下层金属地,所述上层金属地与左侧金属短接线直接相连,所述下层金属地与右侧金属短接线之间有一条狭长的缝隙。该标签天线在有限的尺寸内可以达到良好的抗金属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折叠结构小型化抗金属超高频RFID标签天线。
背景技术
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的特点是对人或者物品进行识别、管理和追踪,可用于防伪识别、公共安全及服务、军事、物流、医疗、工业化生产等各个领域及行业,RFID主要由标签,阅读器和计算机网络三部分构成,标签由天线及电子芯片组成,天线在标签和读取器间传递射频信号,电子芯片用来存储物体的数据;阅读器是读取或写入标签信息的设备,可设计为手持式或固定式等多种工作方式;计算机网络用来完成数据的处理、传输和通信。
金属会对超高频RFID电子标签产生影响,它不仅会吸收电磁波还会进行反射,从而改变电磁场的空间和强度的分布。如果金属靠近标签天线,电磁波会被反射并和原来的电磁场相互叠加,从而引起电磁场的减弱,同时当标签被贴附于(或靠近)金属表面时,天线无法通过“切割”磁力线使标签获得足够的电磁能量,金属表面还会对天线加感导致辐射电阻减小,辐射效率降低。
近年来,抗金属标签天线的方案已被大量提出,微带天线、PIFA天线、PILA天线,使用新型材料制作的标签天线等。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带哑铃形槽的折叠标签天线,在有限的尺寸内可以达到良好的抗金属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折叠结构小型化抗金属超高频RFID标签天线,该标签天线在有限的尺寸内可以达到良好的抗金属性能。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在于:一种折叠结构小型化抗金属超高频RFID标签天线,包括当支撑体结构的软泡沫块,所述软泡沫块的前侧设置有金属辐射片,所述金属辐射片的中心连接有芯片,所述软泡沫块的左侧设置有左侧金属短接线,软泡沫块的右侧设置有右侧金属短接线,所述左侧金属短接线和右侧金属短接线均与金属辐射片相连接,所述软泡沫块的背面设置有金属地;所述金属地包括尺寸结构完全相同的上层金属地和下层金属地,所述上层金属地与左侧金属短接线直接相连,所述下层金属地与右侧金属短接线之间有一条狭长的缝隙。
进一步地,所述金属辐射片、左侧金属短接线、右侧金属短接线、金属地均为沉积在柔性薄膜一侧面上的铜片;金属辐射片沿横、竖中轴线镜像对称;所述软泡沫块被柔性薄膜包裹。
进一步地,所述上层金属地由左侧金属短接线的左侧部分先折叠所得,所述下层金属地由右侧金属短接线的右侧部分后折叠所得。
进一步地,折叠时金属辐射片在软泡沫块的前侧,先将左侧的上层金属地折叠到软泡沫块的背面,再将右侧的下层金属地折叠到软泡沫块的背面,上层金属地和下层金属地相互重叠直接连接在一起。
进一步地,所述金属辐射片为正方形,且四个拐角处各带有2个“L”形槽孔,2个“L”形槽孔一大一小呈嵌套结构放置;金属辐射片的中部具有一个哑铃形槽,芯片焊接在哑铃形槽的中间,哑铃形槽的两侧又各有一个中间凸起的长方形槽。
进一步地,所述左侧金属短接线为互不接触的两个短矩形结构,分别位于标签天线的顶部和底部,所述金属辐射片与上层金属地通过左侧金属短接线直接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右侧金属短接线为互不接触的两个长矩形结构,分别位于标签天线的顶部和底部,所述金属辐射片与右侧金属短接线直接相连,所述下层金属地与右侧金属短接线之间有一个狭长的矩形缝隙,没有直接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州大学,未经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4810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