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柔性接近觉与压力触觉传感器、传感系统及柔性电子皮肤有效
申请号: | 202111242022.5 | 申请日: | 2021-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7039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22 |
发明(设计)人: | 郭小辉;毛善安;刘晓冉;王威;戴呈星;唐国鹏;段章领;杨利霞;许耀华;屈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L1/14 | 分类号: | G01L1/14 |
代理公司: | 合肥国和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31 | 代理人: | 孙永刚 |
地址: | 230601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柔性 接近 压力 触觉 传感器 传感 系统 电子 皮肤 | ||
1.一种柔性接近觉与压力触觉传感器,其特征是,包括:
电极层(2),所述电极层(2)包括在空间上立体分布的弓形电极(21)与封闭弓形电极(21)的梯形叉指电极(22),二者整体呈弓-梯形叠叉指状结构;
以及柔性衬底组件(1),所述柔性衬底组件包括弓形电极柔性衬底(11)、梯形电极柔性衬底(12)和连接在两者之间的阶梯状棱柱结构介质层(13),弓形电极柔性衬底(11)、梯形电极柔性衬底(12)分别封装弓形电极(21)和梯形叉指电极(22),阶梯状棱柱结构介质层(13)由多个仿生弯曲蛙腿结构单体阵列而成;所述仿生弯曲蛙腿结构单体由一组倾斜二次折弯棱柱组成,每个倾斜二次折弯棱柱包括垂直方向由低到高布置的倾斜低棱柱、水平中棱柱以及倾斜高棱柱,倾斜低棱柱与倾斜高棱柱大小一致且对称排列在水平中棱柱两端,水平中棱柱与柔性衬底组件所在平面平行,两个倾斜二次折弯棱柱的水平中棱柱重叠相连且整体构成对称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柔性接近觉与压力触觉传感器,其特征是:所述阶梯状棱柱结构介质层(13)的整体高度范围为0.3-6 mm之间,其整体的长度与宽度范围均为10-30mm,仿生弯曲蛙腿结构单体的阵列间距范围为0.1-2 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柔性接近觉与压力触觉传感器,其特征是:所述倾斜低棱柱与倾斜高棱柱的长、宽、高范围均为0.1-2 mm,倾斜角度范围为30-90度,与水平中棱柱形成的两个折弯,折弯角度范围均在90-150度,且折弯角度与倾斜角度互补;水平中棱柱的底面长、宽、高范围均为0.1-2 mm。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柔性接近觉与压力触觉传感器,其特征是:所述弓形电极(21)与梯形叉指电极(22)映射平面间距一致,间距范围为0-2 mm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柔性接近觉与压力触觉传感器,其特征是:所述弓形电极(21)与梯形叉指电极(22)宽度尺寸一致,宽度范围为0.1-2 mm之间;所述弓形电极(21)与梯形叉指电极(22)厚度尺寸一致,厚度范围为0.001-0.005 mm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柔性接近觉与压力触觉传感器,其特征是:所述弓形电极(21)与梯形叉指电极(22)的叉指长度范围为6-18 mm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柔性接近觉与压力触觉传感器,其特征是:所述柔性衬底组件的材质采用硅橡胶,其弓形电极柔性衬底(11)、梯形电极柔性衬底(12)与阶梯状棱柱结构介质层(13)的连接均通过硅橡胶实现;所述电极层(2)的材质选用导电布材料。
8.一种电容式接近觉与压力触觉的传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系统设置有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柔性接近觉与压力触觉传感器。
9.一种柔性电子皮肤,其特征在于,设置有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柔性接近觉与压力触觉传感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大学,未经安徽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42022.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