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抖动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111240406.3 | 申请日: | 2021-10-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5602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14 |
| 发明(设计)人: | 王小夫;高枫;丁淼 | 申请(专利权)人: | 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G17/06 | 分类号: | B60G17/06;B60G17/019;B62D33/06;G01P15/00;G01P3/00;G01S19/42 |
| 代理公司: | 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姚姝娅 |
| 地址: | 130011 吉林省***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抖动 控制 装置 方法 | ||
本申请涉及一种车辆抖动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该装置包括:三向加速度传感器,设置于车辆驾驶室内;第一可变阻尼减振器,设置于车辆驾驶室与车辆底盘之间;第二可变阻尼减振器,设置于车辆前桥处;第三可变阻尼减振器,设置于车辆后桥处;控制器,分别与三向加速度传感器、第一可变阻尼减振器、第二可变阻尼减振器、第三可变阻尼减振器电连接,用于通过CAN总线获取车辆的运行数据;根据三向加速度传感器检测的加速度以及运行数据,确定车辆的运行工况,并根据三向加速度传感器检测的加速度以及车辆的运行工况,调整第一可变阻尼减振器、第二可变阻尼减振器、第三可变阻尼减振器对应的控制电流的大小。从而能够通过调整阻尼的大小,降低车辆的抖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车辆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车辆抖动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车辆技术的发展,人们对车辆驾驶时的舒适度的要求越来越高,而车辆在行驶的过程中。由于行驶路况或者驾驶者的驾驶情况的不同,不可避免的会在平路行驶时出现驾驶室抖动的情况,驾驶室抖动会使驾驶员感到不舒适。因此,如何降低驾驶室的抖动,是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传统技术中,车辆采用全浮式车身,在驾驶室与车架的连接处采用空气弹簧来进行减振,降低车辆抖动对驾驶室的影响。
然而,传统技术的方式,将减振器安装在驾驶室与车架的连接处,使得在车辆抖动时,主要是通过驾驶室周围的减振器来降低车辆的抖动,在降低车辆抖动时,也会由于减振器与驾驶员的距离较近,使得驾驶员也会感受到较为强烈的抖动,影响驾驶员的舒适度。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够使车辆的减振位置离驾驶室尽量远,提高驾驶员的舒适度的车辆抖动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
一种车辆抖动控制装置,所述装置包括:三向加速度传感器,设置于车辆驾驶室内,用于检测所述车辆驾驶室的加速度;第一可变阻尼减振器,设置于所述车辆驾驶室与车辆底盘之间;第二可变阻尼减振器,设置于车辆前桥处;第三可变阻尼减振器,设置于车辆后桥处;控制器,分别与所述三向加速度传感器、所述第一可变阻尼减振器、所述第二可变阻尼减振器、所述第三可变阻尼减振器电连接,用于通过CAN总线获取车辆的运行数据;根据所述三向加速度传感器检测的加速度以及所述运行数据,确定车辆的运行工况,并根据所述三向加速度传感器检测的加速度以及所述车辆的运行工况,调整所述第一可变阻尼减振器、所述第二可变阻尼减振器、所述第三可变阻尼减振器分别对应的控制电流的大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车辆的运行工况包括车辆转向工况、车辆颠簸工况、车辆加速工况、车辆减速工况、车辆上坡工况、车辆下坡工况;所述车辆的运行数据包括车辆油门踏板信号、车辆制动踏板信号、车辆GPS海拔信号。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加速度包括:沿所述车辆前进方向的纵向加速度、与所述纵向加速度垂直且在所述车辆所处的平面上的横向加速度、与所述纵向加速度和所述横向加速度均垂直的垂向加速度;所述控制器用于,获取所述横向加速度,当所述横向加速度大于加速度阈值的持续时间与预设时长的比值大于预设横向阈值时,判定所述车辆处于所述车辆转向工况;获取所述垂向加速度,当在预设时长内,所述垂向加速度的最大值的绝对值大于第一预设垂向阈值,并且所述垂向加速度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值大于第二预设垂向阈值时,判定所述车辆处于所述车辆颠簸工况;当获取到所述车辆油门踏板信号时,判定所述车辆处于所述车辆加速工况;当获取到所述车辆制动踏板信号时,判定所述车辆处于所述车辆减速工况;当所述车辆GPS海拔信号的数值变大时,判定所述车辆处于所述车辆上坡工况;当所述车辆GPS海拔信号的数值变小时,判定所述车辆处于所述车辆下坡工况;当所述车辆的运行工况不属于所述车辆转向工况、所述车辆颠簸工况、所述车辆加速工况、所述车辆减速工况、所述车辆上坡工况、所述车辆下坡工况中的任意一种时,判定所述车辆处于车辆平稳工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未经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4040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