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即食林蛙油的配方及其制作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111235463.2 | 申请日: | 2021-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0734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1 |
发明(设计)人: | 任家伟;李春晓 | 申请(专利权)人: | 任家伟 |
主分类号: | A23L33/00 | 分类号: | A23L3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300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即食 林蛙油 配方 及其 制作 工艺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即食林蛙油的配方及其制作工艺,由以下组分的原料制备而成:林蛙油30‑60份、枸杞5‑10份、和田大枣5‑10份和蜂蜜3‑10份。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即食林蛙油的配方及其制作工艺,通过该制作工艺生产出的林蛙油打开即食,不需要食用者自己手动泡发蒸煮,避免了对林蛙油的泡发和蒸煮时间技术的掌握不好,导致林蛙油营养成分容易被破坏流失,同时提升了食用口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品领域,具体为一种即食林蛙油的配方及其制作工艺。
背景技术
林蛙油是取自东北林蛙的油脂,分布在小兴安岭大部、张广才岭腹部、长白山山脉,香港、广东人均称为雪蛤,属于珍稀两栖动物,春天,林蛙从河里出来,到池塘里进行交配繁殖,之后,到树林里捕食昆虫。雌性林蛙的输卵管被称为林蛙油。
传统林蛙油市面上都是生制干产品,人们买回去需要自己动手泡发、蒸煮,对林蛙油的泡发、食材搭配、蒸煮时间技术的掌握不好,导致林蛙油营养成分被破坏流失和口感腥味重,导致口感不佳。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即食林蛙油的配方及其制作工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即食林蛙油的配方,由以下组分的原料制备而成:林蛙油30-60份、枸杞5-10份、和田大枣5-10份和蜂蜜3-10份。
具体的,林蛙油采用小兴安岭地区5年以上生中国林蛙油。
具体的,枸杞采用青海无熏染无添加头茬枸杞。
具体的,和田大枣采用新疆和田大枣。
具体的,蜂蜜采用小兴安岭地区特级椴树蜂蜜。
一种即食林蛙油的制作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蛙油泡发:批量取出精选林蛙油,用食用清洁过滤水,并用5-10℃水温泡发,泡发时间为8-12小时;
步骤2、人工挑除林蛙卵以及油膜;
步骤3、蛙油灌装和封盖:林蛙油泡发处理好之后,在无菌条件用高位精度秤人工取料装瓶,确保每一瓶蛙油含量都精准无误,之后用机器将配比好的辅料分段灌装,并严密封盖;
步骤4、灭菌炖煮:采用电脑严格控制炖煮时间、温度、真空度,温度在110度-120度之间,炖煮10分钟-15分钟,真空数值是10kpa-20kpa,进行多段高温灭菌;
步骤5、检验合格出厂。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即食林蛙油的配方及其制作工艺,通过该制作工艺生产出的林蛙油打开即食,不需要食用者自己手动泡发蒸煮,避免了对林蛙油的泡发和蒸煮时间技术的掌握不好,导致林蛙油营养成分容易被破坏流失,同时提升了食用口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一种即食林蛙油的配方,由以下组分的原料制备而成:由以下组分的原料制备而成:林蛙油30-60份、枸杞5-10份、和田大枣5-10份和蜂蜜3-10份。
一种即食林蛙油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蛙油泡发:批量取出精选林蛙油,用食用清洁过滤水,并用5-10℃水温泡发,泡发时间为8-12小时,为确保营养成份不被破坏、不流失,确保口感,一定要控制好蛙油的泡发时间和倍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任家伟,未经任家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3546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