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导电膜用的保护膜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235181.2 | 申请日: | 2021-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1533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8 |
发明(设计)人: | 谢才兴;李奎;邱昭飞;冯博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软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D163/10 | 分类号: | C09D163/10;C09D7/63;C09D7/61 |
代理公司: | 常州佰业腾飞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1 | 代理人: | 马晓敏 |
地址: | 213017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导电 保护膜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导电膜用的保护膜及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重量份组分:环氧树脂30‑60份、丙烯酸类单体15‑40份、阻聚剂1‑2份、含呋喃‑马来酰亚胺可逆共价键化合物的混合物20‑40份、吸附有相变材料的多孔基材10‑40份、光引发剂2‑4份、活性稀释剂5‑20份;所述含呋喃‑马来酰亚胺可逆共价键化合物的混合物为含呋喃‑马来酰亚胺可逆共价键的双缩水甘油醚与辛二醇缩水甘油醚的混合物;所述吸附有相变材料的多孔基材中所述相变材料为熔点在90~125℃范围内的固体化合物。制备方法是先对环氧树脂进行开环然后酯化制成环氧丙烯酸酯成膜物质,再与其他组分一起乳化制成乳液涂布于导电膜表面,只需加热即可快速退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涂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导电膜用的保护膜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在触控-sensor领域(ITO-Sensor,G-Sensor,纳米银Sensor,铜Metal MeshSensor等),需要在导电膜产品表面涂上一层PMMA保护膜(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以达到耐摩擦、耐刮伤、阻隔水汽腐蚀、阻隔高温高湿腐蚀,阻隔人工酸碱汗液腐蚀、阻隔酸性溶剂或材料腐蚀等信赖性问题。
触摸屏保护膜是一种临时保护膜,目前行业内的贴合的胶大多为PMMA保护膜,可以达到耐摩擦、耐刮伤、阻隔水汽腐蚀的简单保护效果,但是针对高温高湿腐蚀、人工酸碱汗液腐蚀等信赖性问题起不到有效保护作用,尤其是纳米银技术、Cu网格(Metal Mesh)技术等金属sensor工艺,酸性环境的腐蚀对产品功能隐患很大,导致产品性能大大降低。另外,这种保护膜要求具有一定的剥离性,通常是在热水中浸泡进行整张分离,也有采用碳酸钠弱碱性溶液进行退膜。然而导电膜浸泡在热水中退膜多少会收到水汽的影响而导致导电膜的性能参数下降。基于此,本发明研制了一种无须热水退膜、且具有较好耐酸性腐蚀作用的保护膜。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保护膜须进行热水退膜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导电膜用的保护膜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保护膜为含有可逆共价键化合物的环氧丙烯酸酯类光固化树脂组合物,光固化后可进行加热退膜,为了加热退膜的顺利进行,组合物中含有相变材料,当进行加热退膜时,相变材料发生相变转变为液态、可逆共价键化合物发生断裂,在相变材料转变为液态过程中产生推动力促使可逆共价键化合物相互分离,进而光固化的保护膜被加热拆解,擦拭掉导电膜表面余留物即可完全退膜。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导电膜用的保护膜,包括如下重量份组分:
环氧树脂30-60份、丙烯酸类单体15-40份、阻聚剂1-2份、含呋喃-马来酰亚胺可逆共价键化合物的混合物20-40份、吸附有相变材料的多孔基材10-40份、光引发剂2-4份、活性稀释剂5-20份;
所述含呋喃-马来酰亚胺可逆共价键化合物的混合物为含呋喃-马来酰亚胺可逆共价键的双缩水甘油醚(FDB)与辛二醇缩水甘油醚(OCG)的混合物;
所述吸附有相变材料的多孔基材中所述相变材料为熔点在90~125℃范围内的固体化合物,当温度达到熔点后由固体转变为液态。
进一步地,所述环氧树脂为E44环氧树脂或E51环氧树脂;所述丙烯酸类单体为丙烯酸或甲基丙烯酸;所述阻聚剂为二苯胺或对羟基苯甲醚;所述光引发剂为酮类化合物与二芳基碘盐、三芳基硫盐中的一种的混合物,所述酮类化合物为苯乙酮、1,1-二氯苯乙酮、2,4-二甲基硫杂蒽酮、二苯甲酮、对甲基二苯甲酮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二芳基碘盐为二苯基碘(鎓)六氟磷酸盐,所述三芳基硫盐为4-氯苯基-二苯基硫六氟磷酸盐、六氟化磷三芳基硫鎓盐、六氟化锑三芳基硫鎓盐中的一种;所述活性稀释剂为(甲基)丙烯酸酯或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
进一步地,所述相变材料为丁四醇(熔点约118-121℃)、戊唑醇(熔点约102-105℃)、三十二烷醇(熔点约96℃)、正六十烷(熔点约96-100℃)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多孔基材为硅藻土、分子筛中的一种;所述相变材料与所述多孔基材的质量比为(0.5-2):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软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软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3518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