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缝料固定夹具及制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185236.3 | 申请日: | 2021-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8209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1 |
发明(设计)人: | 惠品品;李米田 | 申请(专利权)人: | 泉州职业技术大学 |
主分类号: | D05B35/00 | 分类号: | D05B35/00;D05B19/02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潭思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21 | 代理人: | 卞勇 |
地址: | 362268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固定 夹具 制作方法 | ||
1.一种缝料固定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装配于电子花样机的工作区域内的底板以及装配于电子花样机的压脚机构上的压板;
所述底板上形成有用于接纳缝料的缝料接纳区域,所述底板在缝料接纳区域的下方形成有缝纫轨迹槽,所述缝纫轨迹槽与缝料上需要车缝缝线的位置对应;
所述压板包括压板主体,所述压板主体具有在车缝时将缝料压紧于所述缝料接纳区域内的缝料压紧部;所述缝料压紧部不覆盖所述缝纫轨迹槽;
所述缝料压紧部上设有用于在电子花样机的针杆机构回归原点时接纳机针的第一机针原点孔;所述压板还包括设于压板主体的上表面的加强板,所述压板主体还具有压板连接部,所述压板连接部上开设有与电子花样机的压脚机构相连接的第一压板连接孔;所述加强板具有与压板连接部的上表面相贴合的第一加强部以及延伸至缝料压紧部的上表面的第二加强部;所述第一加强部在对应于第一压板连接孔的位置开设有第二压板连接孔,所述第二加强部不覆盖第一机针原点孔;所述第一加强部的外轮廓线与压板连接部的外轮廓线重合,所述第二加强部的外轮廓线处于缝料压紧部的外轮廓线之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缝料固定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包括底板下层以及贴合设置在所述底板下层的上表面的底板上层,所述底板下层与底板上层的外轮廓线重合;
所述缝纫轨迹槽设于底板下层并且贯穿底板下层,所述缝料接纳区域设于底板上层并且贯穿底板上层;所述底板下层上开设有与电子花样机的工作区域相连接的第一底板孔,所述底板上层上对应于所述第一底板孔的位置开设有第二底板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缝料固定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下层在对应于所述第一机针原点孔的位置处设有第二机针原点孔。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缝料固定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上层的厚度与缝料的厚度相等,且所述底板上层上的缝料接纳区域与缝料的外轮廓相对应。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缝料固定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缝纫轨迹槽的宽度在0.3~0.5cm之间;所述缝纫轨迹槽的两端端部延伸至缝料接纳区域之外,且所述缝料接纳区域上在对应于所述缝纫轨迹槽两端的延伸部分的位置处形成有延伸区域。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缝料固定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还包括设于缝料压紧部的下表面的防滑条;所述防滑条朝向缝料的一面为粗糙面,且压紧时所述防滑条的粗糙面与缝料的表面相贴合。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缝料固定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条外侧的轮廓线与缝料压紧部的外轮廓线重合,所述缝料压紧部的外轮廓线与缝纫轨迹槽内侧的轮廓线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泉州职业技术大学,未经泉州职业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85236.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