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浸渍成型用组合物、手套的制造方法及手套有效
申请号: | 202111177136.6 | 申请日: | 2019-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9696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07 |
发明(设计)人: | 榎本宪秀;小川太一;柴田要;柴崎淳二 | 申请(专利权)人: | 绿安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13/02 | 分类号: | C08L13/02;C08K5/1515;C08J3/03;C08J5/02;B29D99/00;A41D19/015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陈彦;郭玫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浸渍 成型 组合 手套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浸渍成型用组合物、手套的制造方法及手套。所述浸渍成型用组合物至少包含弹性体、环氧交联剂、水以及pH调节剂,所述弹性体在聚合物主链上包含来源于(甲基)丙烯腈的结构单元、来源于不饱和羧酸的结构单元以及来源于丁二烯的结构单元,在上述弹性体中,来源于(甲基)丙烯腈的结构单元为20~40重量%,来源于不饱和羧酸的结构单元为1~10重量%,以及来源于丁二烯的结构单元为50~75重量%,上述环氧交联剂包括包含1分子中具有3个以上环氧基的环氧化合物的环氧交联剂,利用特定的测定方法得到的水溶率为10~70%。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9年03月27日,申请号为201980001363.8,发明名称为“浸渍成型用组合物、手套的制造方法及手套”的中国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不使用硫交联剂、硫系硫化促进剂的由弹性体的固化膜形成的手套、浸渍成型用组合物和手套的制造方法,所述弹性体包含来源于不饱和羧酸的结构单元所具有的羧基与含有环氧化合物的环氧交联剂的交联结构。
背景技术
以往,使用由硫和噻唑系的硫系硫化促进剂交联而成的胶乳组合物并进行浸渍成型而制造的手套在各种工业领域和医疗领域等中被广泛使用。然而,硫交联剂和硫系硫化促进剂会引发IV型变态反应,因此提出了不使用它们的无硫化促进剂的手套。这样的手套有在胶乳聚合中包含有机交联性化合物的自交联型、和利用聚碳二亚胺、环氧交联剂进行交联的外部交联剂型。关于无硫化促进剂的手套,作为自交联型,有专利文献1,作为外部交联型的使用了环氧交联剂的手套,有专利文献2。但是,关于使用环氧交联剂作为外部交联剂的手套,该文献几乎没有进行详细的研究。而且,关于使用环氧交联剂而获得的手套,有些已经产品化。然而,它们都使用了水溶率90%以上的二环氧化合物,并没有达到高于以往的硫交联XNBR手套的性能。对此,发明人等对于使用包含1分子中具有3个以上环氧基的环氧化合物的环氧交联剂的方案进行了开发。
另一方面,已知为了将使用环氧交联剂的手套在实际的量产条件下进行实际产品化,需要对于浸渍成型用组合物中的环氧交联剂的经时劣化进行研究。
本发明着眼于浸渍成型用组合物的调制后的能够使用的经过时间,即贮存期(可用时间)。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144163号公报
专利文献2:国际公开第2017/126660号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在使用了浸渍成型用组合物的XNBR手套的量产中,通常是在调制浸渍成型用组合物之后,在利用大的熟化(maturation)用罐进行至少1~2日左右熟化,然后将其分次注入至浸渍槽,在2~3日左右的时间内消耗它们。因此,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将浸渍成型用组合物所包含的环氧交联剂的劣化限制于最小限度、且使所得的手套的疲劳耐久性能够满足作为实际产品的性能那样的浸渍成型用组合物,使用该浸渍成型用组合物的手套的制造方法以及手套。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法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以下的浸渍成型用组合物、手套的制造方法以及通过该手套的制造方法获得的手套。另外,以下,有时将使用包含环氧交联剂的浸渍成型用组合物而获得的手套简写为“环氧交联手套”。此外,有时将使用包含硫交联剂、硫系硫化促进剂的浸渍成型用组合物而获得的手套简写为“硫交联手套”。
[1]一种浸渍成型用组合物,其至少包含弹性体、环氧交联剂、水以及pH调节剂,所述弹性体在聚合物主链上包含来源于(甲基)丙烯腈的结构单元、来源于不饱和羧酸的结构单元以及来源于丁二烯的结构单元,
在上述弹性体中,来源于(甲基)丙烯腈的结构单元为20~40重量%,来源于不饱和羧酸的结构单元为1~10重量%,以及来源于丁二烯的结构单元为50~75重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绿安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绿安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7713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