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汽油发动机润滑油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170321.2 | 申请日: | 2021-10-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960660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4 |
| 发明(设计)人: | 李义雅;陈晓伟;武志强;钟锦声;孙文斌;谢欣;王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C10M169/04 | 分类号: | C10M169/04;C10N30/04;C10N30/06;C10N30/1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汽油 发动机 润滑油 组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汽油发动机润滑油组合物,包括:(A)有机钼化合物;(B)烷基二苯胺;(C)聚异丁烯丁二酰亚胺;(D)磺酸盐和/或硫化烷基酚盐;(E)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锌;(F)乙丙共聚物;(G)主要量的润滑基础油;其中所述有机钼化合物的结构如式(I)所示:其中各基团的定义见说明书。本发明的汽油发动机润滑油组合物具有优异的抗磨减摩性能、抗氧化性能和清净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润滑油组合物,尤其涉及一种抗磨减摩性能、抗氧化性能和清净性能优异的汽油发动机润滑油组合物。
背景技术
巴黎气候协定对减少化石燃料依赖、减少碳排放、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提出了具体的目标,世界各国对环保和节能的要求日益严格。汽车行业注重节能,在发动机油规格升级的过程中对燃油经济性的要求逐渐严格,因此发动机油对节能性能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发动机油主要通过降低油品黏度和加入减摩剂改善油品的减摩性能,目前有机钼是汽油发动机油中常用的一种减摩剂。
为满足越来越高的要求,发动机向小型化和高功率方向发展,工况更加苛刻。涡轮增压技术和气缸内直喷技术等应用于发动机后,发动机活塞等部位的工作温度显著提高,发动机油也更容易发生高温氧化生成沉积物,从而影响发动机的工作性能。发动机油规格对油品抗氧化性能的要求也在不断升高,SP/GF-6等级油品与SN/GF-5等级油品的程序ⅢH试验指标要求相比,SP/GF-6对油品运动黏度增长百分率的要求由不大于150降低到不大于100,对油品活塞沉积物评分的要求由不小于3.7增加到不小于4.2,要求更加苛刻。这就对发动机油的高温抗氧化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性能优异的高温抗氧剂来满足要求。酚类化合物含有一个或多个受阻酚官能团,这种特殊的官能团能够捕捉氧化过程生成的自由基化合物,从而阻止氧化过程的继续发生,是目前常用的一种高温抗氧剂。
油溶性有机钼在润滑过程中,能分解生成超细二硫化钼,进而黏着在摩擦副表面发挥减摩作用。随着环境保护要求的日益提高,对于油溶性润滑油添加剂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含P、S的新型有机钼及油溶性钼胺络合物添加剂广泛应用于高档内燃机油,能够满足日益苛刻的节能环保要求。目前无硫无磷类有机钼的抗磨减摩性能较好,但其抗氧性能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此外,添加剂科技发展的趋势是多功能化,开发多功能添加剂可以提高添加剂性能,可以减少配方体系中添加剂的品种和用量,提高配方适用性,有利于满足节能环保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油发动机润滑油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汽油发动机润滑油组合物具有优异的抗磨减摩性能、抗氧化性能和清净性能。
本发明的汽油发动机润滑油组合物,包括:
(A)有机钼化合物,占组合物总质量的0.05%~10%(优选0.2%~5%);
(B)烷基二苯胺,占组合物总质量的0.05%~5%(优选0.1%~4%);
(C)聚异丁烯丁二酰亚胺,占组合物总质量的2%~30%(优选3%~20%);
(D)磺酸盐和/或硫化烷基酚盐,占组合物总质量的0.2%~10%(优选2%~8%);
(E)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锌,占组合物总质量的0.2%~10%(优选0.5%~5%);
(F)乙丙共聚物,占组合物总质量的2%~30%(优选3%~15%);
(G)主要量的润滑基础油;
其中所述有机钼化合物的结构如式(I)所示:
在式(I)中,存在a个重复单元L和b个含钼基团,b个所述含钼基团中的各个A’基团代表与a个L基团键合的结合端,a为1~10之间的整数(优选1~5之间的整数),b为1~5之间的整数(优选1~3之间的整数),a个L基团彼此相同或不同,各自独立地选自式(II)所示的基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7032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