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曲轴油道结构、发动机及车辆在审
申请号: | 202111150698.1 | 申请日: | 2021-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9872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7 |
发明(设计)人: | 杜祥宁;张玉文;马灵童 | 申请(专利权)人: |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57/04 | 分类号: | F16H57/04;F01M1/06;F01M1/16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汪莉萍 |
地址: | 261061 山东省潍坊***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曲轴 结构 发动机 车辆 | ||
本发明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曲轴油道结构、发动机及车辆,该曲轴油道结构包括主轴颈、连杆轴颈和第一单向阀。主轴颈设有贯穿油道,贯穿油道具有第一油孔和第二油孔;连杆轴颈与主轴颈连接,连杆轴颈和主轴颈之间设有供油油道,供油油道与贯穿油道连通于连通油孔,且供油油道具有位于连杆轴颈的外周面的第三油孔;第一单向阀设置于贯穿油道且位于第一油孔和连通油孔之间,第一单向阀被配置为仅允许油液由第一油孔流向连通油孔,通过在贯穿油道的第一油孔和连通油孔之间设置第一单向阀,只需要第三油孔处的压力小于第二油孔处的压力,就能有足够的油液进入至供油油道,以对连杆轴承进行润滑,可充分保障对连杆轴颈的供油能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曲轴油道结构、发动机及车辆。
背景技术
对于直列发动机,现有曲轴采用的都是一个主轴颈为与其相邻的连杆轴颈进行供油,以对连杆轴承进行润滑。每个主轴颈和与其相邻的连杆轴颈间都有一个油道相连,曲轴油道的形式一般为H型、Y型或一字型。
目前曲轴油道的设计以H型和Y型为主流,以直列发动机曲轴的Y型油道为例,如图1所示,图1为直列发动机曲轴的Y型油道结构示意图,主轴颈1-1上的油道为贯穿油道1-11,连杆轴颈2-1和主轴颈1-1之间通过斜油道2-11连通,其中,主轴颈1-1上的油道的两个开口分别为第一油孔1-111和第二油孔1-112,斜油道2-11于连杆轴颈2-1的外周面的上的开口为第三油孔2-111。
直列发动机曲轴的Y型油道的供油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其中,主轴承上轴瓦设有主轴承上轴瓦油槽4-1,且主轴颈1-1和主轴承上轴瓦之间形成轴承间隙5-1,轴承间隙5-1可以和第一油孔1-111及第二油孔1-112连通,主油道3-1提供的润滑油经主轴承上轴瓦油槽4-1和轴承间隙5-1可进入至贯穿油道1-11,只有当第一油孔1-111至第三油孔2-111的阻力或者第二油孔1-112至第三油孔2-111的阻力小于第一油孔1-111至第二油孔1-112的阻力时,润滑油才能进入至斜油道2-11并从第三油孔2-111流出,进而给连杆轴颈2-1上的连杆轴承提供润滑。
由于贯穿油道1-11两端开口,其自身流动阻力比进入斜油道2-11要小的多,因此会出现润滑油从贯穿油道1-11的一端流入从另一端流出,而未进入斜油道2-11的情况,更有甚者,当轴承间隙5-1中的润滑油压力低于贯穿油道1-11时,润滑油会从贯穿油道1-11回流到主轴承间隙5-1中,这两种情况造成了连杆轴承润滑油量较小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曲轴油道结构、发动机及车辆,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曲轴油道通过主轴颈给连杆轴颈供油,供油量较小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曲轴油道结构,该曲轴油道结构包括:
主轴颈,所述主轴颈设有贯穿油道,所述贯穿油道具有第一油孔和第二油孔;
连杆轴颈,与所述主轴颈连接,所述连杆轴颈和所述主轴颈之间设有供油油道,所述供油油道与所述贯穿油道连通于连通油孔,且所述供油油道具有位于所述连杆轴颈的外周面的第三油孔;
第一单向阀,设置于所述贯穿油道且位于所述第一油孔和所述连通油孔之间,所述第一单向阀被配置为仅允许油液由所述第一油孔流向所述连通油孔。
作为曲轴油道结构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供油油道为直线型油道,且所述供油油道的延伸方向与所述主轴颈的轴向具有夹角。
作为曲轴油道结构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供油油道包括第一油道和第二油道,所述第一油道与所述贯穿油道连通于所述连通油孔,所述第二油道贯穿所述连杆轴颈,且所述第三油孔位于所述第二油道的一端,所述第二油道还具有位于所述连杆轴颈的外周面的第四油孔。
作为曲轴油道结构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主轴颈还设有安装槽,所述贯穿油道和所述安装槽连通,且所述贯穿油道的内径小于所述安装槽的内径,所述第一单向阀位于所述安装槽内且所述第一单向阀与所述安装槽的底面抵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5069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