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有透明质酸的氨甲环酸脂质体化妆品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111139914.2 申请日: 2021-09-28
公开(公告)号: CN113679631A 公开(公告)日: 2021-11-23
发明(设计)人: 邹济高;王彬彬;代光玉 申请(专利权)人: 常州金远药业制造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61K8/73 分类号: A61K8/73;A61K8/44;A61K8/14;A61Q19/00;A61Q19/02
代理公司: 北京华科联合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130 代理人: 王为
地址: 213200 江苏***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含有 透明 氨甲环酸 脂质体 化妆品 及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发明涉及一种含用透明质酸的氨甲环酸化妆品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进一步涉及含用透明质酸的氨甲环酸的脂质体化妆品,透明质酸具有保湿作用,也具有的透皮吸收促进作用,本发明的化妆品同时具备袪斑与保湿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有透明质酸的氨甲环酸脂质体化妆品,功能有保湿及袪斑的双重作用。

背景技术

皮肤从外侧起包含表皮、真皮、皮下组织,具有通过其屏障功能保护生物体不受外界刺激的作用。皮肤的真皮和表皮由表皮细胞、成纤维细胞、真皮细胞等构成。蛋白聚糖与胶原蛋白等一起形成结缔组织的细胞外基质中的主物高分子。年轻的皮肤由于这些皮肤组织的相互作用保持恒定而保持水分,确保柔软性、弹性等,维持看上去有紧致感、有光泽的状态。

表皮的最外层进一步存在有角质层,角质层是由10~20层的角质细胞构成的最后到达的部分。角质细胞内存在氨基酸、尿素、乳酸等天然保温因子,这些物质与水结合从而保持水分,保持皮肤的柔软性。角质层越外侧越可见无核的死细胞,但保持水分、防止干燥的作用等角质层的屏障功能极大地关系到肌肤的美观。

但是,角质层的水分量会由于干燥、紫外线等外因和年龄增加、老化、内脏疾病、压力等内因而减少,会引起皮肤的屏障功能低下,引起皮肤粗糙和干性皮肤、各种皮肤炎。因此,在化妆品领域、皮肤科领域,维持角质层水分量的保湿剂的开发是必不可少的。

另一方面,在化妆品领域,作为将具有保湿功能、祛斑功能的有效成分送达皮肤的手段,将有效成分包封于脂质体内。脂质体主要由磷脂形成的脂质双层或多层,具有类似于细胞膜的结构。水溶性活性成分包于脂质体内水相中。它不仅有高效包封和良好的透皮性能,而且能有效地携带药物分子穿透角质层甚至到达皮肤更深层,是一种高效的透明载体。

透明质酸是人体表皮层及真皮层的主要基质之一,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改善皮肤的营养代谢,理想的保湿因子,在保湿的同时又是良好的透皮吸收促进剂;能够促进纤维细胞的增殖,促进皮肤伤口的修复、减少疤痕,增强免疫力等。

氨甲环酸(tranexamic acid)又名传名酸,是一种人工合成的赖氨酸衍生物,属于纤维蛋白溶解剂,通过抑制纤维蛋白的溶解发挥止血功能。1979年,二條贞子在使用氨甲环酸治疗慢性荨麻疹过程中,首次发现氨甲环酸能够淡化患者的黄褐斑,经研究表明氨甲环酸对于治疗黄褐斑的治疗效果及起效速度优于维生素C,由此氨甲环酸作为一种治疗黄褐斑的新药引起人们的重视。氨甲环酸作为一种纤溶酶抑制剂,可能主要通过抑制纤溶酶-纤溶酶原途径而发挥作用,花生四烯酸(AA)和α-黑素细胞刺激素(α-MSH)随着角质细胞中纤溶酶的增加而增加,前列腺酸(PG)作为花生四烯酸的代谢产物能刺激黑色素合成及黑色素细胞刺激素的生成,因此通过抑制血纤维蛋白溶酶通路,氨甲环酸会减少黑色素的生成,从而达到淡化色斑的效果。酪氨酸酶是黑色素形成的关键酶,氨甲环素的化学结构与酪氨酸部分相似,故早期研究报道称氨甲环酸治疗黄褐斑也可能是通过与酪氨酸竞争,从而干扰酪氨酸酶对酪氨酸的催化作用,抑制墨色素的形成。尽管目前氨甲环酸治疗黄褐斑的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但由于氨甲环酸治疗黄褐斑的疗效及生物安全性,是目前治疗黄褐斑的首选药物。

作为可以使用的磷脂,可以没有特别限制地使用例如磷脂酰胆碱(卵磷脂)、磷脂酰丝氨酸、磷脂酸、磷脂酰甘油、二油酰磷脂酰胆碱、二硬脂酰磷脂酰胆碱、二棕榈酰磷脂酰胆碱、棕榈酰油酰磷脂酰胆碱、磷脂酰乙醇胺、磷脂酰肌醇、鞘磷脂、磷酸二鲸蜡酯、溶血磷脂酰胆碱(溶血卵磷脂)、蛋黄卵磷脂、大豆卵磷脂或这些的氢化磷脂等。这些磷脂可以一种或两种以上组合使用。

除了上述脂质体构成成份外,可以根据需要加入其它物质,如脂质体膜起稳定作用的甾醇类,例如胆甾醇、二氢胆甾醇、胆甾醇酯、植物甾醇、谷甾醇、豆甾醇、菜油甾醇、胆甾烷醇、或羊毛甾醇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脂质体化妆品。

本发明所述脂质体化妆品其中包括氨甲环酸和透明质酸,同时兼有保湿与袪斑作用。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金远药业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常州金远药业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3991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