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增材制造的具有超高屈服强度和高塑性的亚稳态β钛合金有效
申请号: | 202111127782.1 | 申请日: | 2021-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3236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06 |
发明(设计)人: | 邱春雷;陈旭;孙鹏越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C22C14/00 | 分类号: | C22C14/00;C22C32/00;C22C1/05;C22F1/18;B22F9/04;B22F10/28;B22F10/25;B22F10/64;B33Y10/00;B33Y40/20;B33Y70/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汇航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987 | 代理人: | 黄川;史继颖 |
地址: | 10019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造 具有 超高 屈服 强度 塑性 亚稳态 钛合金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增材制造的具有超高屈服强度和高塑性的亚稳态β钛合金,该钛合金的Md值为2.34‑2.37,Bo值为2.78‑2.79;该钛合金的合金元素为Mo、Cr、Co、C,其中Mo、Cr、Co三种合金元素的质量百分比之和超过12%;该合金的屈服强度大于1000MPa,延伸率大于10%。本发明增材制造的亚稳态β钛合金具有超高的屈服强度,良好的塑性,促使该新型亚稳态β钛合金作为轻质高强的结构材料在航空航天、生物医用、国防军工等领域有望得到广泛的应用,增材制造方法克服了传统亚稳态β钛合金研发工艺途径的缺点,缩短了研发周期,降低了研发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钛合金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增材制造方法制备的亚稳态β钛合金。
背景技术
亚稳态β钛合金因其高的抗拉强度和高的塑性、优异的抗腐蚀性能、低密度、低弹性模量及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等而备受关注。目前开发出来的常见的亚稳态β钛合金如Ti-12Mo和Ti-9Mo-6W等均展现出高的抗拉强度、高的应变硬化率(可达2GPa)及优异的塑性(延伸率可达35%)。但此类合金往往展现出极低的屈服强度(<500MPa),这极大限制了该类合金的应用范围。近年来,虽然人们通过成分设计使亚稳态β钛合金的屈服强度有所提高,如Ti-10Cr、Ti-15Mo、Ti-10Mo-1Fe、Ti-7Mo-3Cr、Ti-6Cr-4Mo-2Al-2Sn-1Zr的屈服强度通常能达到500-700MPa。个别亚稳态β钛合金如Ti-4Mo-3Cr-1Fe的屈服强度更是达到了870MPa。但总体而言,亚稳态β钛合金的屈服强度总体低于α型和α+β型钛合金的屈服强度,后者通常都在900MPa以上。该类合金的屈服强度更是低于其他高强结构材料如高温合金。这制约了亚稳态β钛合金作为结构材料的应用前景。
另外,目前亚稳态β钛合金的制备及开发都是基于传统的制造工艺如合金熔炼+铸造+锻造/轧制+固溶处理+水淬。该制备工艺工序多,流程复杂,确定各工艺参数周期长,利用该工艺进行新型亚稳态β钛合金的研制,研制周期长、成本高、能耗大、污染严重,难以快速发现和研制出高性能新型亚稳态β钛合金。
大多数亚稳态β钛合金如Ti-12Mo和Ti-9Mo-6W具有低的屈服强度主要是由于合金的β相稳定性不够高,导致在拉伸形变初期发生形变诱导马氏体转变(β→α″)和形变诱导孪生变形。前者依据应变率不同,在190-360MPa的应力范围内即可发生,这导致材料屈服强度极大降低。通过合金成分设计,可以提高亚稳态β钛合金中β相的稳定性,促使合金的形变机理发生变化以提高材料的屈服强度,如Ti-10Cr、Ti-15Mo及Ti-10Mo-1Fe主要以孪生和位错滑移为主,抑制了β→α″马氏体转变,合金的屈服强度随之有一定的提升,但塑性则降低。近年开发的Ti-7Mo-3Cr、Ti-4Mo-3Cr-1Fe和Ti-6Cr-4Mo-2Al-2Sn-1Zr则主要以孪生变形为主,{332}113和{112}111系的孪生变形同时被启动,该类合金不仅展现了较高的屈服强度,还具有良好的塑性和高的应变硬化率。但需要指出的是,以上开发的亚稳态β钛合金的屈服强度还不够高,无法使其推广应用到具有较高承重能力的轻质高强结构上。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超高屈服强度和高塑性的亚稳态β钛合金,其采用增材制造方法制备,该合金用途广泛,研发效率高、研发成本低。
上述技术效果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增材制造的具有超高屈服强度和高塑性的亚稳态β钛合金,该钛合金的Md值为2.34-2.37,Bo值为2.78-2.79;该钛合金的合金元素为Mo、Cr、Co、C,其中Mo、Cr、Co三种合金元素的质量百分比之和超过12%;该合金的屈服强度大于1000MPa。
优选的,该钛合金的成分按质量百分比计为5-7%Mo,4.5-6.5%Cr,0.5-1.5%Co,0.05-0.15%C,余量为Ti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优选的,该钛合金的成分按质量百分比计为:Ti-6Mo-5.5Cr-1Co-0.1C。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2778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