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载电池的充电方法、车辆和可读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111127260.1 | 申请日: | 2021-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4433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8 |
发明(设计)人: | 姚慧;邵杰;卢晨;王陆阳;覃丽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58/27 | 分类号: | B60L58/27;B60L58/13;B60L53/62;H02J7/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世纪恒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87 | 代理人: | 胡庆 |
地址: | 545007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载 电池 充电 方法 车辆 可读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载电池的充电方法、车辆和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车载电池的充电方法应用于车辆,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若所述车辆被唤醒,判断所述车载电池是否为满充状态;若所述车载电池不为满充状态,则判断所述车载电池的温度是否小于第一预设温度;若所述车载电池的温度小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则获取所述车载电池的剩余电量,根据所述剩余电量确定车载电池的充电加热模式,并运行所述充电加热模式。通过本发明可以在充电之后保持动力电池的温度,以保证电动汽车的动力性和续航里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载电池的充电方法、车辆和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目前,许多电动汽车中都选用了锂离子动力电池作为动力源,而锂离子动力电池受其化学特性影响,锂离子动力电池低温下可用电量和放电功率会有所降低,且温度越低影响越大,从而导致电动汽车的动力性降低和续航里程缩短。为了保护动力电池,低温下动力电池的允许充电功率降低,且温度过低时不允许充电,因此在充电前需要对动力电池进行加热,将动力电池的温度提高到动力电池允许充电温度。当前电动汽车低温充电方式为将先动力电池加热升温到一定温度阈值,再进入充电,这种充电方式加热时间长,且由于环境温度低,加热转为充电后,动力电池温度难以保持,充电结束后电动汽车的动力性和续航里程不能达到最佳状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载电池的充电方法、车辆和可读存储介质,旨在解决低温环境下充电结束后车载电池的温度难以保持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载电池的充电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若所述车辆被唤醒,判断所述车载电池是否为满充状态;
若所述车载电池不为满充状态,则判断所述车载电池的温度是否小于第一预设温度;
若所述车载电池的温度小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则获取所述车载电池的剩余电量,根据所述剩余电量确定车载电池的充电加热模式,并运行所述充电加热模式。
可选地,判断所述车载电池的剩余电量是否大于第一电量;
若所述车载电池的剩余电量大于第一电量,则运行第一充电加热模式;
实时监测所述车载电池的温度是否大于第二预设温度;
若所述车载电池的温度大于第二预设温度,则关闭所述第一充电加热模式并运行充电模式。
可选地,若所述车载电池的剩余电量小于或等于第一电量,则运行第二充电加热模式;
实时监测所述车载电池的剩余电量是否大于第二电量;
若所述车载电池的剩余电量大于第二电量,则关闭所述第二充电加热模式并运行所述第一充电加热模式。
可选地,实时监测所述车载电池的温度是否大于第三预设温度;
若所述车载电池的温度大于第三预设温度,则关闭所述第二充电加热模式并运行充电模式。
可选地,若所述车载电池的温度小于或等于第三预设温度,判断所述第二充电加热模式的运行时长是否大于预设时长;
若所述运行时长大于预设时长,则关闭所述第二充电加热模式并运行所述充电模式。
可选地,若所述车载电池的温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则运行充电模式。
可选地,实时监测所述车载电池的温度是否小于第四预设温度;
若所述车载电池的温度小于第四预设温度,则关闭所述充电模式并运行所述第一充电模式。
可选地,实时监测充电过程中所述车载电池的电量状态是否为满充状态;
若所述车载电池的电量状态处于满充状态,则停止充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2726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