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人形目标识别的多雷达协同探测报警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1125896.2 | 申请日: | 2021-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4084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3 |
发明(设计)人: | 刘宏江;王军锋;丁国富;温忠凯;徐海军;王光辉;杨明宇;吕大勇;祁晓临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科蓝卓(北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工务段 |
主分类号: | G01S13/88 | 分类号: | G01S13/88;G01S7/41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创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4 | 代理人: | 张立君 |
地址: | 101300 北京市顺义区临空经济核***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人形 目标 识别 雷达 协同 探测 报警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人形目标识别的多雷达协同探测报警系统,包括:多个雷达探测设备均设置在铁路沿线的支杆上,每个雷达探测设备均检测进入铁路沿线的入侵目标并输出第一入侵信号;分别与每个雷达探测设备连接的控制器基于来自于每个雷达探测设备的第一入侵信号获得第二入侵信号;根据第二入侵信号采集入侵目标的图像的图像采集设备;与图像采集设备连接的主控平台基于来自于图像采集设备的图像进行人形目标识别,根据识别结果输出报警信号。本发明基于人形目标识别的多雷达协同探测报警系统通过多雷达协同探测,实现探测区域全覆盖,并通过人形目标定位方法进行铁路侵限行为控制和判断,对非法人员侵限的捕捉及判断更精准,降低系统的误报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铁路安防报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人形目标识别的多雷达协同探测报警系统。
背景技术
铁路是国民经济的大动脉,它在保障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维护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据统计,到2019年年底,中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3.9万公里以上(其中高铁3.5万公里),居世界第一。随着我国铁路建设的快速发展,铁路通车里程越来越长,极大的促进了各地的经济发展和人员往来效率,但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地形结构复杂、气候变化大等因素,致使铁路沿线尤其是山区、丘陵地带灾害事故频繁发生,如滚石、泥石流等,阻断铁路正常运行,另一方面也带来了很多的安全隐患,铁路设施被破坏、无关人员无视铁路防护网直接穿行线路等情况时有发生,这对铁路安全生产造成了极大的破坏,造成一定程度的经济损失和人身伤害。
为安全、高效、便捷的保障铁路周界防护,研究具有铁路运行特色的入侵探测报警系统,对于确保铁路安全运营管理、提升铁路线路安全防护能力、提高入侵行为准确告警、有效降低施工维护成本等方面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经济效益。
因此,特别需要一种提升铁路线路安全防护能力,对入侵行为进行准确告警的铁路安防报警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提升铁路线路安全防护能力,对入侵行为进行准确告警的基于人形目标识别的多雷达协同探测报警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人形目标识别的多雷达协同探测报警系统,包括:多个雷达探测设备,每个所述雷达探测设备均设置在铁路沿线的支杆上,每个所述雷达探测设备均检测进入铁路沿线的入侵目标并输出第一入侵信号;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每个雷达探测设备连接,所述控制器基于来自于每个雷达探测设备的第一入侵信号获得第二入侵信号,并输出所述第二入侵信号;图像采集设备,所述图像采集设备根据所述第二入侵信号采集入侵目标的图像;主控平台,所述主控平台与所述图像采集设备连接,所述主控平台基于来自于所述图像采集设备的所述图像进行人形目标识别,根据识别结果输出报警信号。
可选的,所述主控平台基于来自于所述图像采集设备的所述图像进行人形目标识别包括:将所述图像与预设图像进行匹配,获得图像的场景;基于所述图像的场景,将所述图像分割为多个区域;分别计算每个区域的面积值;分别判断每个区域是否与预设区域一致;选取面积值大于面积阈值的区域和与所述预设区域不一致的区域,生成目标区域集;基于所述目标区域集和人形目标识别模板,进行人形目标识别。
可选的,所述人形目标识别模板包括多个人形识别子模板,所述基于所述目标区域集和人形目标识别模板,进行人形目标识别包括:计算每个人形识别子模板的像素值;分别针对所述目标区域集中的每个区域,计算所述区域的像素值,获取所述区域的像素值与每个所述人形识别子模板的像素值的差值,当所述差值大于像素阈值时,确定入侵目标为人。
可选的,所述人形识别子模板包括方形的头部区域和梯形的肩部区域,所述头部区域与所述肩部区域的上底连接。
可选的,所述人形识别子模板中人形构成的图形的面积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科蓝卓(北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工务段,未经中科蓝卓(北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工务段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2589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蓝指蕉果酒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木塑地板自动锁钉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