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试验快速冷却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123650.1 | 申请日: | 2021-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6403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02 |
发明(设计)人: | 冯海涛;崔石柱;曲函师;宋佰达;张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P7/04 | 分类号: | F01P7/04;F01P5/02;F01P7/08;F01P7/16;F01M5/00;F16H5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智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59 | 代理人: | 林波 |
地址: | 130011 吉林省长***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试验 快速 冷却 控制 方法 | ||
1.一种试验快速冷却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设置目标环境温度;
在所述目标环境温度下分别对发动机及变速器、主减速器和催化器进行风冷表面降温,其中,所述发动机及变速器风冷表面降温至第一温度后在内部进行液冷降温,并在降低至第二温度后停止液冷降温;将所述催化器降温至第三温度后进行内部降温;
当所述发动机及变速器、主减速器和催化器降温至所述目标环境温度时,冷却完成;
所述在所述目标环境温度下分别对发动机及变速器、主减速器和催化器进行风冷表面降温的步骤包括:
开启风扇一以第一风速对所述发动机及变速器风冷表面降温;
开启风扇二以第一风速对所述主减速器风冷表面降温;
开启风扇三以第一风速对所述催化器风冷表面降温;
所述发动机及变速器风冷表面降温至第一温度后在内部进行液冷降温,并在降低至第二温度后停止液冷降温的步骤包括:
分别检测所述发动机的冷却液温度、发动机机油温度和变速器的变速器机油温度;
判断所述冷却液温度、所述发动机机油温度和所述变速器机油温度是否均降至所述第一温度;
若是,开启发动机冷却液冷却装置以第一流速进行冷却,开启发动机机油冷却装置以第一流速进行冷却,开启变速器机油冷却装置以第一流速进行冷却;
判断所述冷却液温度、所述发动机机油温度和所述变速器机油温度是否均降至所述第二温度;
若是,调整所述发动机冷却液冷却装置以第二流速进行冷却,调整所述发动机机油冷却装置以第二流速进行冷却,调整所述变速器机油冷却装置以第二流速进行冷却,所述第二流速小于所述第一流速;
第一运行时间后,关闭所述发动机冷却液冷却装置、发动机机油冷却装置和变速器机油冷却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试验快速冷却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温度设置在70℃-85℃,所述第二温度设置在高于所述目标环境温度2℃-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试验快速冷却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运行时间后,关闭所述发动机冷却液冷却装置、发动机机油冷却装置和变速器机油冷却装置步骤后还包括:
开启风扇一并以第二风速对所述发动机及变速器风冷表面降温,所述第二风速小于所述第一风速。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试验快速冷却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催化器降温至第三温度后进行内部降温的步骤包括:
判断所述催化器是否降温至所述第三温度;
若是,开启空气压缩装置以第一压力值吹扫所述催化器;
判断所述催化器是否降温至第四温度;
若是,以第二压力值对所述催化器进行吹扫,所述第二压力值小于所述第一压力值;
第二运行时间后,关闭所述空气压缩装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试验快速冷却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温度设置在280℃-300℃,所述第四温度设置为高于所述目标环境温度5℃-10℃。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试验快速冷却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关闭所述空气压缩装置的步骤后还包括:
开启风扇三以第二风速对所述催化器风冷表面降温。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试验快速冷却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目标环境温度下分别对发动机及变速器、主减速器和催化器进行风冷表面降温的步骤还包括:
当所述主减速器降温至第二温度后,开启风扇二以第二风速对所述主减速器风冷表面降温。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试验快速冷却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所述发动机及变速器、主减速器和催化器降温至所述目标环境温度时,冷却完成的步骤包括:
判断所述发动机及变速器、主减速器和催化器是否均降低至第四温度,所述第四温度高于目标环境温度1℃-2℃;
若是,关闭所述风扇一、所述风扇二和所述风扇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23650.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