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分离式起落架撑杆锁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11102670.0 | 申请日: | 2021-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5322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1 |
发明(设计)人: | 张剑剑;鱼海涛;任志勇;孙卫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64C25/26 | 分类号: | B64C25/26;B64C25/22 |
代理公司: | 北京航信高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26 | 代理人: | 高原 |
地址: | 710089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分离 起落架 撑杆 机构 | ||
本发明属于飞机设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分离式起落架撑杆锁机构。结构包括上锁撑杆铰接下锁撑杆,下锁撑杆铰接主撑杆,主撑杆铰接支柱;上锁撑杆、下锁撑杆、主撑杆,支柱,形成平面四杆机构;弹簧铰接于下锁撑杆中部与主撑杆中部之间,弹簧始终处于拉伸状态,下锁撑杆与上锁撑杆铰接处设置有止转装置,在上锁撑杆与下锁撑杆处于大致直线位置时,所述止转装置对抗弹簧拉力,使上锁撑杆与下锁撑杆铰接点停止向弹簧拉力方向运动。在上下撑杆锁自己按有分离式开锁摇臂,使零件整体复合力学结构,减小整体结构体积。
技术领域
申请属于飞机设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分离式起落架撑杆锁机构。
背景技术
本发明属于起落架撑杆锁技术,适用于起落架放下锁定功能。起落架放下后需要可靠地保持在放下位置,收起前需要打开,普通撑杆锁与开锁作动筒连接在一起,其收放空间的需求较大;普通撑杆锁开锁之后撑杆锁的开锁作动筒成为起落架收起的负担。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分离式起落架撑杆锁机构,所述撑杆锁结构包括上锁撑杆,下锁撑杆,弹簧;
上锁撑杆铰接下锁撑杆,下锁撑杆铰接主撑杆,主撑杆铰接支柱;上锁撑杆、下锁撑杆、主撑杆,支柱,形成平面四杆机构;
弹簧铰接于下锁撑杆中部与主撑杆中部之间,弹簧始终处于拉伸状态,下锁撑杆与上锁撑杆铰接处设置有止转装置,在上锁撑杆与下锁撑杆处于大致直线位置时,所述止转装置对抗弹簧拉力,使上锁撑杆与下锁撑杆铰接点停止向弹簧拉力方向运动;
下锁撑杆靠近支柱的一端铰接有开锁作动筒;上锁撑杆与下锁撑杆铰接处铰接有开锁摇臂,开锁摇臂铰接开锁作动筒,开锁摇臂、开锁作动筒、下锁撑杆三者形成三角形;开锁摇臂上设有凸台,上锁撑杆对应位置设置有承力台,当上锁撑杆与下锁撑杆处于一条直线时,凸台与上锁撑杆的承力台接触,结构锁住;当开锁作动筒伸展时,开锁摇臂以凸台为支点使下锁撑杆与上锁撑杆的铰接处受到对抗弹簧拉力方向的分力,使处于锁定的下锁撑杆与上锁撑杆铰接处沿弹簧拉力相反方向运动。
优选的是,下锁撑杆与上锁撑杆铰接处设置的所述止转装置,所述止转装置包括设置在上锁撑杆上的挠度调整垫块与设置在下锁撑杆上的止转凸台,当所述止转凸台与挠度调整垫块接触时,使上锁撑杆与下锁撑杆铰接点停止所述向弹簧拉力方向运动;
优选的是,所述上锁撑杆的承力台与挠度调整垫块为一体结构,当所述分离式起落架撑杆锁机构处于所述结构锁住状态时,凸台与挠度调整垫块之间有预留间隙。
优选的是,下锁撑杆由铰接主撑杆一端沿另一端逐渐收缩;下锁撑杆铰接开锁摇臂的一端为双耳结构,开锁摇臂置于所述双耳结构之间,所述双耳结构的长度大于开锁摇臂长度的二分之一,双耳结构在末端宽度不低于上锁撑杆末端宽度的80%,凸台设置在双耳结构末端顶点处。
优选的是,开锁作动筒与主撑杆铰接处设置有挂耳,使开锁作动筒与主撑杆之间存在间隙。
优选的是,开锁作动筒为液压筒,液压筒包括出油口与进油口,所述出油口与进油口铰接于外筒两侧,所述出油口与进油口能绕铰接处旋转;开锁作动筒内部设计有用于复位的弹簧,泄压后能自动机械复位。
优选的是,下锁撑杆与上锁撑杆都为工字梁结构,两者尺寸配合,能够相互折叠。
优选的是,下锁撑杆与上锁撑杆铰接处设置有连接轴,连接轴铰接下锁撑杆与上锁撑杆,所述连接轴设置有双通道润滑油路,润滑油路进油口由堵盖密封。
优选的是,上锁撑杆的与支柱连接处设置有关节轴承,关节轴承具有全方位旋转自由度,能自适应起落架收放过程中产生的微动。
优选的是,弹簧有两个,对称分布在下锁撑杆两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未经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0267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