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复合式金属板材及其生产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111101364.5 | 申请日: | 2021-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6519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9 |
发明(设计)人: | 刘晓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敦灿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15/18 | 分类号: | B32B15/18;B32B15/20;B32B7/06;B32B27/40;B32B33/00;B32B38/16;B32B37/10 |
代理公司: | 苏州国诚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93 | 代理人: | 马振华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 金属 板材 及其 生产工艺 | ||
1.一种复合式金属板材,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式金属板材包括依次设置的:基材层、第一中间膜层、第二中间膜层以及保护层;
所述基材层为金属材质的基材;
所述第一中间膜层的厚度为微米级,其为一热塑性硫化弹性层,所述热塑性硫化弹性层以涂覆方式设置于所述基材层的一面上;
所述第二中间膜层的厚度为微米级,其为一热塑性聚氨酯弹性层,所述热塑性聚氨酯弹性层以涂覆方式设置于所述第一中间膜层的一面上;
所述保护层可剥离地设置于所述第二中间膜层上,并对所述第二中间膜层进行保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式金属板材,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材质的基材为不锈钢或者铝。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式金属板材,其特征在于,所述不锈钢的型号为:SUS304或者B442D/LB。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式金属板材,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材层的厚度为0.2-1c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式金属板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中间膜层的厚度范围为2-50μm,所述第二中间膜层的厚度范围为2-50μ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式金属板材,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层为塑胶保护层或者聚氨酯保护层。
7.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式金属板材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生产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S1、提供基材层,对所述基材层的一面进行预处理;
S2、提供熔融状态的热塑性硫化弹性物料,将该热塑性硫化弹性物料通过高温分子纳米硬性辊涂工艺均布于所述基材层经过预处理的一面上,干燥后形成所述第一中间膜层;
S3、提供熔融状态的热塑性聚氨酯弹性物料,将该热塑性聚氨酯弹性物料通过高温分子纳米硬性辊涂工艺均布于所述第一中间膜层的一面上,干燥后形成所述第二中间膜层;
S4、将保护层贴附于所述第二中间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复合式金属板材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处理包括:将基材层置于电解槽中,使得金属材质的基材在电解槽的电解液中进行电解处理,对电解处理后的基材层进行水洗并烘干。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复合式金属板材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还包括:在涂布烘干后形成的热塑性硫化弹性层上,再次通过高温分子纳米硬性辊涂工艺均布热塑性硫化弹性物料,通过紫外烘干的方式形成所述第一中间膜层。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复合式金属板材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还包括:在涂布烘干后形成的热塑性聚氨酯弹性层上,再次通过高温分子纳米硬性辊涂工艺均布热塑性聚氨酯弹性物料,通过紫外烘干的方式形成所述第二中间膜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敦灿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敦灿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01364.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