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辆及其前下防护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1083359.6 | 申请日: | 2021-09-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5916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31 |
发明(设计)人: | 李团;李骏;李德光;周友明;方仕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9/56 | 分类号: | B60R19/56;B60R19/18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颜希文;刘慧丽 |
地址: | 545005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辆 及其 防护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车辆结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车辆及其前下防护装置,前下防护装置包括横杆、左防护支架和右防护支架,所述横杆包括外梁和连接座,所述外梁的左右两侧分别布置有所述连接座,所述左防护支架和所述右防护支架均与所述连接座连接,所述外梁内还布置有结构增强支架,所述结构增强支架与所述外梁之间具有间隙,所述间隙内填充有发泡材料。在横杆的外梁内布置结构增强支架,结构增强支架与外梁之间填充发泡材料,利用结构增强支架和发泡材料强化横杆的结构强度,从而提高了前下防护装置的碰撞性能,同时结构增强支架和发泡材料的密度小,横杆的重量轻,不需要增加外梁的尺寸,避免影响其他系统的布置空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结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车辆及其前下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轿车与底盘较高的卡车发生正碰时,轿车容易钻到卡车底部,从而对轿车驾驶员以及副驾人员造成严重的伤害,为了减小在高速情况下正面碰撞时对小型乘用车的伤害,有效保护乘用车内乘员安全,商用卡车必须加装前下防护,现有的前下防护通常为金属材质,其布置在车辆的车架上。
随着环保要求的提高,车辆的排放需求进行升级,商用车升级到国六排放标准,此时车辆的冷却系统布置空间加大,导致车架上可用空间减小,不利于前下防护布置。同时为了满足前下防护碰撞试验要求,现有的金属材质的前下防护结构复杂、重量重,且影响其它系统布置空间。
授权公告号为CN209776365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轻量化前下防护总成,该总成由两个前下防护支架、前下防护板、垫板、前下防护连接支架和前下防护焊接总成构成,两个前下防护支架分别连接在车架左右纵梁上,下端与前下防护横梁焊接总成连接。
上述的前下防护总成的防护支架通常采用加厚铸件制作,加厚铸件支架面积大,重量重,整体刚度强,前下防护碰撞时,无吸能作用,导致必须加强前端横杆总成的尺寸以增加横杆强度,导致零件重量上升,影响其他系统布置空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前下防护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铸件支架必须加强前端横杆总成尺寸,横杆增大后导致零件重量上升,影响其他系统布置空间的问题;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使用该前下防护装置的车辆。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前下防护装置,包括横杆、左防护支架和右防护支架,所述横杆包括外梁和连接座,所述外梁的左右两侧分别布置有所述连接座,所述左防护支架和所述右防护支架均与所述连接座连接,所述外梁内还布置有结构增强支架,所述结构增强支架与所述外梁之间具有间隙,所述间隙内填充有发泡材料。
优选地,所述结构增强支架为管结构,所述结构增强支架的外壁上布置有向内凹陷的凹孔。
优选地,所述结构增强支架的内部布置有多个相互间隔的内板,各所述内板平行分布。
优选地,所述结构增强支架为注塑成型结构,所述结构增强支架的材质为非金属材料或者是铸铝材料。
优选地,所述外梁为矩形管结构,所述外梁的两端分别布置有封板。
优选地,所述连接座包括加强板和连接板,所述加强板固定布置在所述外梁上,所述连接板上开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板用于与所述左防护支架、所述右防护支架连接。
优选地,所述连接座上还螺栓连接有缓冲支架,所述缓冲支架用于与车架连接。
优选地,所述缓冲支架为钢管拼焊结构,所述缓冲支架与所述左防护支架之间、所述缓冲支架与所述右防护支架之间均设置有夹角。
优选地,所述左防护支架和所述右防护支架均为冲压结构,所述左防护支架和所述右防护支架分别通过螺栓与所述连接座连接。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车架和前下防护装置,所述前下防护装置为上述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前下防护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未经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8335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