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隔热型铝型材及其加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052643.7 | 申请日: | 2021-09-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6250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31 |
发明(设计)人: | 黄和銮;罗伟浩;聂德键;郑健全;金娜;马得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兴发铝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1/10 | 分类号: | C22C1/10;C22C1/02;C22C21/00;C22C21/08;C22C32/00;C22F1/04;C22F1/047;B21C2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申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4 | 代理人: | 艾晶 |
地址: | 528061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隔热 型铝型材 及其 加工 方法 | ||
1.一种隔热型铝型材,其特征在于,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以下组分:硅0.7-1.3、铜0.7-2、镁1.4-2.4、铁0.12-0.23、镍0.1-0.3、锰2.6-3.5、锌0.2-0.5、铬2.2-3.1、钛0.15-0.3、锶0.3-0.7、锆0.11-0.21、铝7.5-9.3、混合稀土0.05-0.23和隔热颗粒2.4-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隔热型铝型材,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稀土包括镧、铈、锗和钕。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隔热型铝型材,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颗粒包括碳化物颗粒和硼化物颗粒。
4.一种隔热型铝型材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熔炼:按照重量份百分比取上述原料,先将铝投入到熔炼炉中,在充满氮气的环境中加热到750-950℃,使铝熔化为铝熔体,接着用氮气作为载体将硅、镁和锌制成粉末加入到铝熔体中,再加入精炼剂、碳化物颗粒和硼化物颗粒精炼15-25min,在进行扒渣,保持恒温搅拌5-8min,制得混合熔体;
2)混炼:将混合熔体送入中频炉中,升温至900-1100℃,加入铜、铁、镍、锰、铬、钛、锶、锆和混合稀土,恒温保持10-20min,然后将物料送入喷射成型设备中,调节合金液的温度至1000-1200℃,使合金液流入雾化器,用高压氩气雾化后沉积在基板上,形成铝型材铸锭,再进行均匀化处理;
3)成型:挤压模具加热到400-500℃,将铝型材铸锭送入挤压模具,将挤压成型后,将铝型材在500-550℃温度下保持0.5-2h,再进行水冷淬火,淬火完成后进行拉伸矫直;
4)时效处理:将冷却处理后的铝型材铸锭在150-180℃温度下保温3-4h,将时效处理后的铝型材铸锭空冷至室温;
5)后处理:将成型后的铝型材放置到铝型材喷砂机内对铝型材表面进行喷砂打磨,去除毛刺,并将经过喷砂打磨后的铝型材放置于水洗槽内进行表面清洗,清洗完毕后,在80℃的温度下进行干燥;
6)储存:在对铝型材的表面完成后处理后,对铝型材进行包装,包装完成后移动到干燥处进行存放。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隔热型铝型材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均匀化处理过程中,将铝型材铸锭在500℃的条件下保温8-12h,然后升温至560℃保温5-7h。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隔热型铝型材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模具的温度控制在430-470℃,挤压速度为1.2-1.8m/min。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隔热型铝型材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拉伸矫直的过程中,铝型材温度小于50℃,拉伸率小于等于1.5%,矫直长度为10-20cm,矫直变形量为0.5%-1.5%。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隔热型铝型材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均匀化处理后,将铝型材铸锭加热至500-530℃,温度梯度为10-20℃。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隔热型铝型材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水冷淬火的过程中,冷却水温度为25-4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兴发铝业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兴发铝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52643.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