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固态锂电池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051079.7 | 申请日: | 2021-09-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4563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3 |
发明(设计)人: | 徐雄文;涂健;谢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立方新能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052 | 分类号: | H01M10/052;H01M10/058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任洁芳 |
地址: | 412007 湖南省株洲市天元***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固态 锂电池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固态锂电池,包括:锂负极层、固态电解质层、正极层、聚合物凝胶电解质层,以及滴加在锂负极层、固态电解质层、正极层、聚合物凝胶电解质层任一层中的电解液;所述固态电解质层位于所述锂负极层内,或位于所述固态电解质层内,或位于所述正极层内;所述锂负极层包括金属锂和涂覆于金属锂表面的储锂修饰层,所述储锂修饰层中含有碳材料或银材料。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固态锂电池的制备方法。本申请提供的固态锂电池,兼具优异的安全性能、高的能量密度、及长的循环寿命。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锂电池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固态锂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基于化石能源日益枯竭和环境问题日益严峻的考量,发展新能源汽车已是历史的必然趋势,但要使以锂电池为主的新能源车得到认可和普及,对其能量密度的要求越来越高。近年来,随着高镍正极、硅碳负极的推广,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得到较大提高,但同时也面临安全问题,特别是直接使用金属锂为负极,金属锂负极在循环过程中,由于局部锂离子浓度、电场不均匀等因素,使得金属锂表面生长锂枝晶,当锂枝晶生长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可能穿透隔膜,引发安全问题。
目前商业的锂离子电池使用基于碳酸酯类的有机液态电解液,这类液态电解液具有易燃性,引发严重的安全问题。解决锂电池安全问题的一个重要方法是使用固态电解质,特别是陶瓷电解质。但陶瓷固态电解质的锂离子电导率较低,且与正负极的界面的化学/电化学稳定性较差,导致循环过程中界面电阻快速增加,特别是当负极直接使用金属锂时,从而使电池性能快速衰减。另外,烧结陶瓷片由于其固有的脆性,直接使用陶瓷片作为电解质,会给电池组装带来困难,尤其是为了不降低电池能量密度,使用超薄型陶瓷片。而且,目前的锂离子电池的极片的孔隙率高达20~30%,在没有液态电解液浸润的情况下,会造成高的电池内阻。
因此,如何对固态电解质和固态锂电池的制造工艺进行改进,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为提供一种固态锂电池;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为提供一种固态锂电池的制备方法;本申请提供的固态锂电池,锂负极和正极均作表面修饰,结合使用宽电化学窗口的陶瓷颗粒,提高正负极和固态电解质层之间的界面相容性,从而使固体锂电池兼具优异的安全性能、高的能量密度、及长的循环寿命。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固态锂电池,包括:锂负极层、固态电解质层、正极层、聚合物凝胶电解质层,以及滴加在锂负极层、固态电解质层、正极层、聚合物凝胶电解质层任一层中的电解液;
所述固态电解质层位于所述锂负极层与所述正极层之间;
所述聚合物凝胶电解质层位于所述锂负极层内,或位于所述固态电解质层内,或位于所述正极层内;
所述锂负极层包括金属锂和涂覆于金属锂表面的储锂修饰层,所述储锂修饰层中含有碳材料或银材料。
优选地,所述储锂修饰层包括储锂材料和负极粘结剂,所述储锂材料为石墨、硬碳、软碳、纳米碳管、银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所述负极粘结剂为聚氟化烃类粘结剂。
本申请提供的固态锂电池,锂负极层包括金属锂和涂覆于金属锂表面的储锂修饰层,优选储锂修饰层包括储锂材料和负极粘结剂。储锂修饰层呈多孔结构,且将金属锂表面完全、均匀覆盖,在充电过程中,从正极迁徙来的锂首先和修饰层中的储锂材料发生锂化反应,形成的锂化物可提高锂表面电场的均匀性,从而促进后续锂的均匀沉积和剥离,抑制锂枝晶和死锂的形成。
进一步优选储锂材料为石墨、硬碳、软碳、纳米碳管、银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这类储锂材料均具有亲锂性,易和锂进行锂化反应,自身及锂化产物均具有高的电导率,促进锂表面电场的均匀性。
优选地,所述储锂材料与金属锂的容量比为1:20-1:5;和/或,
所述金属锂与所述正极层的容量比为10:1-1: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立方新能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湖南立方新能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5107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