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L-DOPA时空可控给药策略的帕金森病微针贴片及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037294.1 | 申请日: | 2021-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2772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4 |
发明(设计)人: | 郑斌;曹毓琳;李博文;孙维;程世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唐颐控股(深圳)有限公司;唐颐惠康干细胞产业平台(天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41/00 | 分类号: | A61K41/00;A61K9/70;A61K31/198;A61K47/04;A61K47/32;A61K47/34;A61K47/36;A61K47/38;A61K47/42;A61M37/00;A61P25/16 |
代理公司: | 北京智桥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60 | 代理人: | 程小艳 |
地址: | 518067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招商街道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dopa 时空 可控 策略 帕金森病 微针贴片 制备 方法 | ||
1.基于L-DOPA时空可控给药策略的帕金森病微针贴片,包含背衬(120)和附着于所述背衬(120)的一侧的光控载药微针阵列,所述光控载药微针阵列包含若干根微针(110),其特征在于,每根微针(110)包含基体以及光引发剂HMPP,其中每根微针包含大量介孔二氧化硅涂层上转换微米棒,L-DOPA负载在介孔中,偶氮作为孔封剂其中每根微针包含大量介孔二氧化硅涂层上转换微米棒,L-DOPA负载在介孔中,偶氮作为孔封剂;
所述介孔二氧化硅中的光响应偶氮分子在吸收光子的情况下,可以发生可逆的光异构化,导致偶氮连续的旋转-反转运动,从而引发L-DOPA从微针中的控制释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L-DOPA时空可控给药策略的帕金森病微针贴片,其特征在于,使其中所述的上转化微米棒能在近红外激发下发射蓝光和紫外光,由于偶氮的叶轮式旋转过程,药物装载到上转化微米棒,进而可以通过红外光激发药物释放,达到对药物释放的时空控制目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L-DOPA时空可控给药策略的帕金森病微针贴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是通过将包含以下物质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水溶液进行交联和/或干燥固化后形成的:聚乙二醇双丙烯酸酯、丝素蛋白、甲基丙烯酸酯明胶、羧甲基纤维素、海藻糖、透明质酸、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聚乳酸、半乳糖、聚乙烯吡咯烷酮和聚乙烯醇;
优选甲基丙烯酸酯明胶和/或透明质酸,更优选甲基丙烯酸酯明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L-DOPA时空可控给药策略的帕金森病微针贴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背衬(120)是通过将包含以下物质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水溶液进行交联和/或干燥固化后形成的:聚乙二醇双丙烯酸酯、丝素蛋白、甲基丙烯酸酯明胶、羧甲基纤维素、海藻糖、透明质酸、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聚乳酸、半乳糖、聚乙烯吡咯烷酮和聚乙烯醇,优选聚乙烯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L-DOPA时空可控给药策略的帕金森病微针贴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每根微针(110)具有尖端和底端,所述尖端远离所述背衬(120),所述微针(110)经由所述底端附着于所述背衬(120),所述尖端至底端的距离为200μm至1mm,所述底端具有100μm至500μm的底端直径,相邻的微针(110)尖端之间的间距为300μm至800μ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唐颐控股(深圳)有限公司;唐颐惠康干细胞产业平台(天津)有限公司,未经唐颐控股(深圳)有限公司;唐颐惠康干细胞产业平台(天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37294.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