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精氨酸/赖氨酸多肽在制备用于皮肤修复紧致的组合物中的新用途在审
申请号: | 202111034502.2 | 申请日: | 2021-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7694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2 |
发明(设计)人: | 丁文锋;赵文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维琪医药研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8/64 | 分类号: | A61K8/64;A61Q19/08;A61K38/16;A61P17/18 |
代理公司: | 广东普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804 | 代理人: | 寇闯 |
地址: | 5181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精氨酸 赖氨酸 多肽 制备 用于 皮肤 修复 组合 中的 用途 | ||
精氨酸/赖氨酸多肽或其盐在制备用于皮肤修复紧致的组合物中的用途,所述皮肤修复紧致包括提高细胞黏附能力、增加皮肤弹性或提高皮肤紧致度中的一种或几种。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活性多肽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精氨酸/赖氨酸多肽在制备用于皮肤修复紧致的组合物中的新用途。
背景技术
人体皮肤可分为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三层,其中真皮主要由成纤维细胞和细胞外基质组成。在细胞外基质中存在着各种不同的胶原蛋白(如I型、II型和III型等)、弹性蛋白、非胶原糖蛋白、蛋白聚糖与氨基聚糖等,它们可以维持皮肤的机械强度、弹性和正常的生理功能。其中,胶原蛋白占细胞外基质中所有蛋白的70%,是细胞外基质的主要成分。此外,在基底膜和真皮-表皮连接处分别存在IV型胶原蛋白以及VI和VII型胶原蛋白,能够使皮肤具有紧致性和抗压性。皮肤中胶原蛋白的含量及分布决定了皮肤的年轻与否,当胶原蛋白含量异常减少时,真皮层会变薄,皮肤开始变得松弛和失去弹性,出现皱纹。
随着年龄的增长,皮肤的新陈代谢开始变得缓慢,皮肤中胶原蛋白生成减少,胶原纤维结构也发生变化,皮肤逐渐失去弹性,变得松弛。此外,一些外源性因素如紫外线辐射、空气环境污染或日常压力等也会加快皮肤老化,导致皮肤屏障受损、肤色暗沉、肤质粗糙以及皮肤的弹性和紧致性减弱。
对此,人们提出了许多方法来对抗衰老,如激活细胞再生、增加细胞外基质(胶原蛋白和弹性蛋白等)、保护机体免受紫外辐射或环境污染等。胶原蛋白是细胞外基质的主要成分,因此,科研人员对模仿胶原蛋白活性的肽序列进行了广泛研究。例如棕榈酰五肽-4是前胶原蛋白α1的水解产物,通过与特定受体相互作用调节细胞活性,激活参与细胞外基质更新和细胞增殖过程的某些基因,促进Ⅰ和Ⅲ型胶原蛋白、纤维粘连蛋白的生成,从而增加皮肤厚度及减少细纹。棕榈酰四肽-7可以抑制一些不必要和不恰当的炎症反应与糖基化损伤,刺激层黏连蛋白V和胶原蛋白生成,从而增加皮肤弹性和紧致度,阻止皮肤形成皱纹和出现松弛。
最近研究表明,角质形成细胞在真皮-表皮连接处的黏附在治疗皮肤老化中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增加它们之间的细胞黏附和细胞-细胞外基质黏附,可以防止甚至治疗皮肤松弛。然而,目前关于细胞黏附在增加皮肤弹性,防止皮肤松弛,对抗老化方面的研究还很少。因此,有必要对具有促进皮肤细胞黏附作用的多肽序列进行研究。
据报道,精氨酸/赖氨酸多肽可以靶向多种电压敏感性钠通道(VSSC),可用于治疗或预防疼痛和局部麻醉。专利申请WO2013/153236描述了精氨酸/赖氨酸多肽主要阻断Nav1.4通道,用于化妆品领域消除人面部细纹或皱纹。迄今为止,在现有技术中从未描述过精氨酸/赖氨酸多肽对皮肤细胞之间的黏附有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人通过大量实验研究,结果以令人惊讶和出乎意料的方式发现,精氨酸/赖氨酸多肽对皮肤细胞之间的黏附有影响,可以提高细胞黏附能力,增加皮肤弹性,提高皮肤紧致度。
因此,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精氨酸/赖氨酸多肽或其盐在制备用于皮肤修复紧致的组合物中的新用途。所述皮肤修复紧致包括提高细胞黏附能力、增加皮肤弹性或提高皮肤紧致度中的一种或几种。
术语“细胞黏附”一方面是指细胞与细胞外基质之间的黏附,另一方面是指细胞之间的细胞黏附。术语“皮肤细胞之间的黏附”,一方面是指皮肤细胞与细胞外基质之间的黏附,另一方面是指皮肤细胞之间的黏附。
皮肤细胞黏附能力的增加可以表明整联蛋白表达的增加。整联蛋白普遍存在于脊椎动物细胞表面,参与角质形成细胞与细胞外基质的黏附、细胞之间的连接以及皮肤的基底膜内聚力,对细胞黏附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整联蛋白与胶原蛋白、纤连蛋白、层粘连蛋白或弹性蛋白等细胞外基质的各种分子相互作用,如基底角质形成细胞的整联蛋白与层粘连蛋白-5相互作用,从而允许将细胞锚定在真皮-表皮连接的二维网络上。此外,细胞黏附的增强可以保护胶原纤维的结构并对抗由于老化,特别是光致老化引起的皮肤萎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维琪医药研发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维琪医药研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3450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道路用减速带及其使用方法
- 下一篇:四冲程发动机润滑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