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注射聚氨酯-小肠黏膜下层细胞微载体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033237.6 | 申请日: | 2021-09-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737924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07 |
| 发明(设计)人: | 解慧琪;董丽;张忆;龚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L27/36 | 分类号: | A61L27/36;A61L27/18;A61L27/50 |
| 代理公司: | 成都高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2 | 代理人: | 李高峡;张娟 |
| 地址: | 610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注射 聚氨酯 小肠 黏膜 下层 细胞 载体 及其 制备 方法 用途 | ||
1.一种可注射聚氨酯-小肠黏膜下层细胞微载体,其特征在于:它是表面分布SIS粉末的聚氨酯微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注射聚氨酯-小肠黏膜下层细胞微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SIS粉末的粒径r为63μm≤r≤106μ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注射聚氨酯-小肠黏膜下层细胞微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注射聚氨酯-小肠黏膜下层细胞微载体的粒径为106~270μm。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可注射聚氨酯-小肠黏膜下层细胞微载体,其特征在于:它是按照如下方法制备而成:
(1)将两种低聚物二元醇预混后与异氰酸酯发生预聚反应,再加入扩链剂进行扩链反应,得聚氨酯预聚物;
(2)将中和剂溶于溶剂中,并加入SIS粉末,搅拌均匀,配制成乳化液;
(3)将步骤(1)制备的聚氨酯预聚物滴加到步骤(2)配制的乳化液中,反应得聚氨酯-小肠黏膜下层颗粒;
(4)将聚氨酯-小肠黏膜下层颗粒纯化、过筛,即得聚氨酯-小肠黏膜下层细胞微载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注射聚氨酯-小肠黏膜下层细胞微载体,其特征在于:
步骤(1)中,所述两种低聚物二元醇为聚乙二醇、聚己内酯二元醇、聚四氢呋喃中任意两种;
和/或,步骤(1)中,所述异氰酸酯为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L-赖氨酸二异氰酸酯或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和/或,步骤(1)中,所述扩链剂为2,2-二羟甲基丁酸或2,2-二羟甲基丙酸;
和/或,步骤(2)中,所述中和剂为三乙胺或氢氧化钠;
和/或,步骤(2)中,所述溶剂为蒸馏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注射聚氨酯-小肠黏膜下层细胞微载体,其特征在于:
步骤(1)中,所述低聚物二元醇由聚己内酯二元醇和聚乙二醇组成,聚己内酯二元醇和聚乙二醇的摩尔比为(1:1)~(2:1);或,所述低聚物二元醇由聚四氢呋喃与聚乙二醇组成,聚四氢呋喃与聚乙二醇的摩尔比为(1:1)~(2:1);
和/或,步骤(1)中,所述异氰酸酯为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
和/或,步骤(1)中,所述扩链剂为2,2-二羟甲基丙酸;
和/或,步骤(2)中,所述中和剂为三乙胺;
优选地,
步骤(1)中,所述聚己内酯二元醇的平均分子量为1000~2000;和/或,所述聚乙二醇的平均分子量为200;和/或,所述聚四氢呋喃的平均分子量为2000;
和/或,步骤(1)中,所述2,2-二羟甲基丙酸溶解在N,N二甲基甲酰胺中,浓度为60wt%;
和/或,步骤(2)中,所述中和剂的浓度为0.1wt%。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注射聚氨酯-小肠黏膜下层细胞微载体,其特征在于:
步骤(1)中,所述异氰酸酯与预混后的低聚物二元醇摩尔比为(2~3):1;
和/或,步骤(1)中,所述扩链剂与异氰酸酯的摩尔比为(0.1~1):1;
和/或,步骤(2)中,所述中和剂与步骤(1)中扩链剂的摩尔比为(1~3):1;
优选地,
步骤(1)中,所述异氰酸酯与预混后的低聚物二元醇摩尔比为3:1;
和/或,步骤(1)中,所述扩链剂与异氰酸酯的摩尔比为0.5:1;
和/或,步骤(2)中,所述中和剂与步骤(1)中扩链剂的摩尔比为1: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未经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33237.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杆塔单元、架空输电线路和架空输电线路巡检的方法
- 下一篇:轮位差测量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