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冷轧机制备铝电解电容器阳极箔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025891.2 | 申请日: | 2021-09-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5814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3 |
发明(设计)人: | 白光珠;张于胜;史瑞科;王立强;孙国栋;胥珊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稀有金属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1/40 | 分类号: | B21B1/40;B21B3/00;B21B15/00 |
代理公司: | 西安创知专利事务所 61213 | 代理人: | 魏法祥 |
地址: | 710016 陕西省西安市西安经济***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冷轧机 制备 铝电解电容器 阳极 方法 | ||
1.一种利用冷轧机制备铝电解电容器阳极箔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铝原料中加入溶剂、粘结剂和分散剂后进行搅拌,得到铝原料浆料;所述铝原料为铝粉和/或铝合金粉;
步骤二、将步骤一中得到的铝原料浆料涂覆在铝箔基体表面,然后进行烘干处理,得到烘干涂覆后铝箔基体;
步骤三、将步骤二中得到的烘干涂覆后铝箔基体进行轧制处理,得到阳极箔前驱体;所述轧制处理过程中的轧制的速度为2m/s~20m/s,轧制方法为纵轧,轧制的压下量为20μm~80μm,轧制的道次数为1次~10次;
步骤四、将步骤三中得到的阳极箔前驱体进行烧结处理,得到烧结后阳极箔前驱体;所述烧结处理的过程为:首先将涂覆后铝箔基体以5℃/min~20℃/min的升温速率加热至250℃~300℃后保温1h~4h,然后以5℃/min~20℃/min的升温速率加热至350℃~500℃后保温2h~8h,之后以5℃/min~20℃/min的升温速率加热至600℃~650℃后保温1h~24h,再随炉冷却;所述烧结过程中炉内气氛为氮气、氩气或真空;
步骤五、将步骤四中得到的烧结后阳极箔前驱体进行水煮处理,得到水煮后阳极箔前驱体;
步骤六、将步骤五中得到的水煮后阳极箔前驱体进行化成处理,得到铝电解电容器阳极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冷轧机制备铝电解电容器阳极箔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所述铝粉和铝合金粉的粒径均小于20μm,质量纯度均大于99.9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冷轧机制备铝电解电容器阳极箔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所述溶剂为柠檬酸三丁酯、丙三醇、乙二醇和松油醇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粘结剂为乙基纤维素、聚乙烯醇、聚甲基丙烯酸酯和羧甲基纤维素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分散剂为卵磷脂、油酸、司班-85和三乙醇胺中的一种或多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冷轧机制备铝电解电容器阳极箔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所述铝箔基体在涂覆之前进行去氧化膜处理,所述去氧化膜处理的过程为在质量浓度为0.1%~10%的NaOH溶液中浸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冷轧机制备铝电解电容器阳极箔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所述铝箔基体的厚度为30μm~60μm,所述烘干涂覆后铝箔基体中铝原料浆料的厚度为40μm~100μ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冷轧机制备铝电解电容器阳极箔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所述铝原料浆料的涂覆方式为采用刮刀进行双面涂布;所述烘干处理在真空条件下进行,温度为80℃~20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冷轧机制备铝电解电容器阳极箔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五中所述水煮处理采用去离子水,煮沸时间为10min~20min。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冷轧机制备铝电解电容器阳极箔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六中所述化成处理采用质量浓度为0.5%~20%的硼酸溶液,化成电压为520V。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稀有金属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西安稀有金属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25891.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