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吡唑醚菌酯霜脲氰复配杀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016736.4 | 申请日: | 2021-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1203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30 |
发明(设计)人: | 刘建华;薛云兰;董贤娴;张晓娟;刘巍;王亚妮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运城绿康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N47/24 | 分类号: | A01N47/24;A01N47/34;A01N25/04;A01N25/08;A01N25/10;A01P3/00;A01P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知呱呱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77 | 代理人: | 胡乐 |
地址: | 044031 山西省运***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吡唑 醚菌酯霜脲氰复配 杀菌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吡唑醚菌酯霜脲氰复配杀菌剂及其制备方法,杀菌剂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制成:吡唑醚菌酯10‑20%,霜脲氰20‑40%,分散剂5‑20%,润湿剂1‑10%,崩解剂1‑10%,渗透剂1‑10%,pH调节剂1‑5%,消泡剂0.1‑5%,余量为载体;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称取上述组分;S2、将吡唑醚菌酯和霜脲氰混合得到第一混合物,将第一混合物和其余原料混合得到预混合物料;S3、将预混合物料粉碎得到预处理物料;S4、将预处理物料搅拌均匀得到混合物料;S5、将混合物料与水按照1:4的质量比混合得到固液混合物料;S6、将固液混合物料造粒、干燥、筛分后得到成品。本发明公开的杀菌剂活性成分含量高、稳定性好,对作物病害的防治效果显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作物杀菌剂相关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吡唑醚菌酯霜脲氰复配杀菌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吡唑醚菌酯是一种新型广谱甲氧基丙烯酸酣类杀菌剂,它能通过抑制线粒体呼吸作用,最终导致细胞死亡,具有保护、冶疗、叶片渗透传导作用,主要用于防冶作物上由真菌引起的多种病害;霜脲氰是一种高效、低毒杀菌剂,对霜霉目真菌如疫霜属、霜霉属、单轴霜属有效。对人畜低毒,霜脲氰与其他保护性杀菌剂混用广泛,使用于黄瓜、葡萄、蕃茄、荔枝、巨菜等十字花科蔬菜及烟草等。将吡唑醚菌酯和霜脲氰进行复配,可使两者协同增效,对作物起到更好的病害防治作用。
现有的吡唑醚菌酯霜脲氰复配杀菌剂,其有效成分含量普遍较低,且剂型主要为可湿性粉剂和干悬浮剂,可湿性粉剂生产成本低,但因为粉剂粒径较细小,生产运输过程中常有扬尘,这也使其具有易燃易爆的缺点;干悬浮剂的粒径较小,悬浮率比较高,但具有生产能耗大、所用助剂的成本高、药效持久性差、颗粒容易团聚等缺点。
现有的干悬浮剂,其造粒方法通常为喷雾造粒,喷雾造粒温度需要100℃以上才能将颗粒烘干,且烘干温度难以控制,而吡唑醚菌酯的熔点只有63℃,这就导致其在喷雾造粒时极易变成熔融状态,导致造出来的颗粒分散性、稳定性和崩解性变差,药效也会受很大影响;并且喷雾造粒颗粒太细会造成团聚等质量的问题。霜脲氰的水溶性比较强,这就导致喷雾造粒也会使成品中霜脲氰含量变低,使产品药效及药效持久性变差,导致在实际使用时需要减少稀释倍数或增加使用次数来保证使用效果。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吡唑醚菌酯霜脲氰复配杀菌剂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吡唑醚菌酯霜脲氰复配杀菌剂,其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制成:
吡唑醚菌酯10-20%,霜脲氰20-40%,分散剂5-20%,润湿剂1-10%,崩解剂1-10%,渗透剂1-10%,pH调节剂1-5%,消泡剂0.1-5%,余量为载体。
优选地,分散剂为聚羧酸盐、萘磺酸盐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地,润湿剂为十二烷基硫酸钠。
优选地,崩解剂为硫酸铵。
优选地,渗透剂为脂肪醇聚氧乙烯醚。
优选地,pH调节剂为磷酸一铵。
优选地,消泡剂为脂肪酸钠。
优选地,载体为玉米淀粉、轻质碳酸钙中的一种或多种。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上述杀菌剂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S1、按质量百分比称取以下原料:
吡唑醚菌酯10-20%,霜脲氰20-40%,分散剂5-20%,润湿剂1-10%,崩解剂1-10%,渗透剂1-10%,pH调节剂1-5%,消泡剂0.1-5%,余量为载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运城绿康实业有限公司,未经山西运城绿康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1673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