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路协同信息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以及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2111013340.4 | 申请日: | 2021-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2452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13 |
发明(设计)人: | 钱鹏;李怡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商汤临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G1/0967 | 分类号: | G08G1/0967;G08G1/0965;G08G1/09;G08G1/01;G08G1/048;H04L67/1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知恒瑞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889 | 代理人: | 吴迪 |
地址: | 200232 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国(上海)自由贸易***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协同 信息处理 方法 装置 电子设备 以及 存储 介质 | ||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车路协同信息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以及存储介质,其中,该方法包括:获取车载终端设备传输的路端感知数据,和安装有车载终端设备的目标车辆根据采集到的周边环境信息确定的环境感知数据;将路端感知数据和环境感知数据进行融合,得到融合结果;根据融合结果控制目标车辆的驾驶状态。本公开实施例通过获取路端感知数据,并将该路端感知数据和环境感知数据融合,得到融合结果的方式,提升了目标车辆在自动驾驶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反应能力,消除了自动驾驶车辆的安全隐患,并提高了自动驾驶车辆的控制精度,进一步保证了驾驶者的安全。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自动驾驶的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车路协同信息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各类交通工具的普及,以及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自动驾驶技术开始在人们生活中广泛应用。自动驾驶技术通过传感器获取车辆周围的环境信息,进而根据该环境信息对自动驾驶车辆进行控制。
然而,自动驾驶技术在便于人们出行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交通安全隐患,增加了交通事故发生的概率。比如,在现有的车辆控制方案中,当前自动驾驶车辆只能通过车载传感器获取周围的环境信息,并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去识别和预测环境内容和行为,因此该技术方案并不能达到100%的稳定性和准确度,从而也可能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公开实施例至少提供一种车路协同信息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第一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路协同信息处理方法,包括:获取车载终端设备传输的路端感知数据,和安装有所述车载终端设备的目标车辆根据采集到的周边环境信息确定的环境感知数据;所述路端感知数据表征所述目标车辆所处驾驶环境中的目标感知对象的状态数据;将所述路端感知数据和所述环境感知数据进行融合,得到融合结果;根据所述融合结果控制所述目标车辆的驾驶状态。
通过上述描述可知,本公开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获取路端感知数据能够获取更加全面,以及更加丰富的感知数据,从而弥补环境感知数据的不足,提高了目标车辆的感知能力,同时为目标车辆的预测和决策规划模块提供更丰富更可靠的判断依据,提升了目标车辆在自动驾驶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反应能力,并消除了自动驾驶车辆的安全隐患,并提高了自动驾驶车辆的控制精度,进一步保证了驾驶者的安全。
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目标感知对象包括:交通参与对象;所述路端感知数据包含:交通参与对象的位姿数据、交通参与对象的运动速度、交通参与对象的类型数据、感知所述交通参与对象的时间中的一种或多种。
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目标感知对象包括:交通指示对象;在所述路端感知数据包含:交通指示对象和所述目标车辆之间的距离、所述交通指示对象的位置信息、所述交通指示对象的高度、所述交通指示对象的数量、所述交通指示对象所指示的时间中的一种或多种。
通过上述描述可知,通过获取交通参与对象的感知信息和交通指示对象的感知信息,可以弥补环境感知数据的不足,提高了目标车辆的感知能力,同时为目标车辆的预测和决策规划模块提供更丰富更可靠的判断依据,而从提升了目标车辆在自动驾驶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反应能力,同时,消除了自动驾驶车辆的安全隐患,并提高了自动驾驶车辆的控制精度,进一步保证了驾驶者的安全。
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融合结果控制所述目标车辆的驾驶状态,包括:在确定出所述融合结果中包含指定标识信息的情况下,获取所述目标车辆的行驶轨迹和/或所述目标车辆所处驾驶环境的车辆信息;其中,所述指定标识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目标感知对象中包含指定类型的感知对象;根据所述行驶轨迹和/或所述车辆信息确定用于避让所述指定类型的感知对象的避让轨迹。
通过上述描述可知,通过识别指定标识信息来对需要紧急避让的目标感知对象进行避让,可以进一步完善自动驾驶车辆的自动驾驶系统,使得该自动驾驶系统更加人性化,更符合人们的生活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商汤临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商汤临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1334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