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太阳能无人机的简易滑橇式后起落架有效
申请号: | 202111006855.1 | 申请日: | 2021-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3442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26 |
发明(设计)人: | 马东立;杨小鹏;李新军;张良;余亚鋆;姚远;杨穆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B64C25/52 | 分类号: | B64C25/52;B64C25/32;B64C25/06 |
代理公司: | 北京永创新实专利事务所 11121 | 代理人: | 周长琪 |
地址: | 10019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太阳能 无人机 简易 滑橇式后 起落架 | ||
1.一种用于太阳能无人机的简易滑橇式后起落架,其特征在于:包括起落架主体、固定套筒、上堵头、下堵头、固定带;
所述起落架主体为L型碳纤维弯管,纵向段上套有固定套筒,固定套筒与无人机垂尾主梁间固连,具体为:固定套筒轴向平行于无人机垂尾主梁设置,并将两者贴合;在固定套筒与无人机垂尾主梁贴合面间的缝隙处开始纵向填埋预浸环氧树脂的碳丝,使碳丝向外堆积至到达或超出与固定套筒和无人机垂尾主梁同时相切的平面位置,避免固定带缠绕后与碳丝间存在缝隙;此时将固定带缠绕于固定套筒和无人机垂尾主梁外部,由固定带包裹住固定套筒、无人机垂尾主梁以及两者间填埋的碳丝;最后,通过常温下固化,使固定带、碳丝、固定套筒与无人机垂尾主梁间固定在一起,形成整体;
上述固定套筒沿纵向段轴向位移通过在纵向段顶端安装的上堵头以及纵向段下端安装的下堵头限制;
上述下堵头的固定方式具体为:下堵头底面与纵向段的夹角处周向垫埋预浸环氧树脂的碳丝,垫埋区域宽度为至少为5mm;沿下堵头周向缠绕预浸环氧树脂的固定带,使固定带在周向上包裹住所垫埋的碳丝以及下堵头,同时还包裹下堵头顶面外缘部分,以及下堵头下方与碳丝相接的一段起落架主体;最后通过常温下固化,使固定带、碳丝、下堵头与纵向段间固定在一起,形成整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太阳能无人机的简易滑橇式后起落架,其特征在于:起落架主体、固定套筒、上堵头、下堵头、固定带均为碳纤维材料制成。
3.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太阳能无人机的简易滑橇式后起落架,其特征在于:上堵头为柱状结构,底部开孔与纵向段顶端插接,插接段深度设计为5m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太阳能无人机的简易滑橇式后起落架,其特征在于:下堵头为圆环形碳纤维薄片,与纵向段垂直设置,且下堵头上表面与无人机垂尾最底端翼肋下表面及无人机垂尾主梁底端端面同时贴合设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太阳能无人机的简易滑橇式后起落架,其特征在于:下堵头的截面外径至少为纵向段外径的6倍;且下堵头与碳丝接触面积至少占下堵头底面面积的43%。
6.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太阳能无人机的简易滑橇式后起落架,其特征在于:在无人机降落过程中,起落架主体中的横向段与地面接触,起落架主体受到载荷发生形变,此时横向段与纵向段间夹角减小,吸收部分飞机落地时的冲击,且在无人机停机状态下,横向段与纵向段夹角减小度数与无人机停机角一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06855.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