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即插即用”的无人机自适应飞控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001076.2 | 申请日: | 2021-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2146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30 |
发明(设计)人: | 李鹏;西蒙尼·巴尔迪;刘娣;张亚婕;杨康;夏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5B13/04 | 分类号: | G05B13/04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06 | 代理人: | 叶涓涓 |
地址: | 211189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即插即用 无人机 自适应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即插即用”的无人机自适应飞控系统及方法,利用积分滑模面来替代标准滑模面,设计了“即插即用”的自适应模块,定义了新的自适应律。本发明提供的飞控系统能够自适应补偿无人机系统的不确定性因素,在未获得无人机系统的先验信息,或者当无人机在运行过程中发生参数变化以及不确定干扰的情况下,无人机仍然能快速恢复稳定,不用重新调正已有飞控系统的参数。本发明兼容现存的标准飞控系统,具有“即插即用”的特点,可以直接应用在当前已被广泛应用的已有飞控系统上,其性能比已有的飞控系统性能提高至少17%,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和广泛的实用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即插即用”的无人机自适应飞控系统及方法,属于自动化控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固定翼无人机飞控系统的飞速发展促使其在军事,商业和学术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无人机系统是一种4输入(机翼,尾舵,升降舵和油门)6自由度(位置和方向)的欠激励非线性动力学系统,这种欠激励叠加了耦合的横向和纵向动力学,使得固定翼无人机的控制系统十分复杂。为了简化非线性系统模型的分析过程,人们常常将无人机模型进行线性化处理,简化后的模型系统也简化了其控制系统,无人机控制系统被称为飞控系统。
由于PID控制器的简单和低计算复杂度,飞控系统通常都是使用PID控制器。大部分PID架构的飞控系统都是采用级联闭合环的结构,它包括用PID增益连续闭合的内环(速度环)和外环(位置环),这种架构已经被学术界和工业界广泛采用,并且成为许多开源飞控系统的主流标准,例如全球知名的开源飞控代码库ArduPilot。然而,这种级联的PID控制器架构需要知道无人机系统参数的先验信息,例如当改变了无人机系统参数的时候,PID控制器需要被重新调正增益参数,也就是说,对于无人机系统的不确定性,PID控制器的调参是无法避免的。不确定性包括无人机系统部分参数的不可知性,参数在系统运行过程的滑变以及外部干扰等因素。
由于PID控制器对无人机系统的不确定因素缺乏补偿性、自适应性,人们提出了利用鲁棒控制器来取代PID控制器的飞控系统。滑膜控制是当前鲁棒控制理论中广为运用的控制方法之一,但是滑膜控制需要提前知道不确定性因素的上界信息,它仍然缺乏针对无人机不确定性因素的自适应性。此外,以鲁棒控制为主导的飞控系统采用的是与当前主流标准的PID控制器飞控系统不一样的架构,这就使得这种飞控系统无法兼容主流标准的飞控系统。
因此,当前主流标准的无人机飞控系统仍然缺乏一种自适应的,且兼容标准PID级联闭合环架构的无人机飞控系统。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即插即用”的无人机自适应飞控系统。这种飞控系统相较于当前的标准飞控,能够自适应补偿无人机系统的不确定性因素,在未获得无人机系统的先验信息,或者当无人机在运行过程中发生参数变化以及不确定干扰的情况下,无人机仍然能快速恢复稳定。此外,考虑到当前已被广泛应用于学术界,工业界和商业界的标准飞控系统这一现实情况,本发明中的飞控系统能够兼容现存的标准飞控,具有“即插即用”的特点,也就是不改变现有的飞控结构和参数值,仅在其中增加新的模块即可达到自适应飞控的目的,具有广泛的实用性。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即插即用”的无人机自适应飞控系统,包括“即插即用”的自适应积分滑膜控制器如下:
u=αs+β(t)sign(s)
β(t)=θ0(t)+θ1(t)|ω|+θ2(t)|ω|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0107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