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机器人上下料自动化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110995265.X | 申请日: | 2021-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5350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14 |
发明(设计)人: | 翁迪院;吕河生;张晓明;曾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田新机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27/00 | 分类号: | B65G27/00;B65G27/08;B65G47/22;B65G47/91;B65G15/30;B65G47/04 |
代理公司: | 杭州斯可睿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41 | 代理人: | 丁晓光 |
地址: | 323903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器人 上下 自动化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机器人上下料自动化设备,包括基座,壳体的侧端设有铝块振动盘及铝圈振动盘,铝块振动盘及铝圈振动盘的出料端均设置有到达壳体处的引导杆,一侧引导杆的侧端设置有铝块振动盘的侧端设有铝块摆放装置,另一侧引导杆的侧端设置有铝圈摆放装置,基座上固定有立柱,立柱上安装有六轴机械手,六轴机械手上固定有呈V字型设置的两个安装板,一侧安装板上固定有八个第三夹持气缸,另一侧安装板上安装有八个第四夹持气缸;第二滑座与第四滑座之间设有固定在基座上输出壳体的输送带,基座内固定有PLC控制器,基座上固定有操控屏,本发明对铝块及铝圈的放置精准、效率高、精度高、成本低,值得推广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安装设备,尤其是一种机器人上下料自动化设备。
背景技术
铝块及铝圈在电力零件生产中是重要的部件,需要放置到塑料模具中进行注塑成型,然而现行对铝块及铝圈的放置到注塑模具都是人工进行的,不仅效率低,而且容易安放不精准,造成产品生产出来的合格率低,生产成本高,不利于大面积推广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能够精准、高效的把铝块及铝圈放置模具中进行注塑成型的一种机器人上下料自动化设备,满足了企业对于铝块及铝圈精准放置、高效放置、用工少、成本低的需求。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这种机器人上下料自动化设备,包括基座,壳体的侧端设有铝块振动盘及铝圈振动盘,铝块振动盘及铝圈振动盘的出料端均设置有到达壳体处的引导杆,一侧引导杆的侧端设置有铝块摆放装置,另一侧引导杆的侧端设置有铝圈摆放装置,铝块摆放装置与铝块振动盘同侧,铝圈摆放装置与铝圈振动盘同侧;铝块摆放装置包括沿“X”方向滑动连接的第一滑座,第一滑座上固定有第一定位盘,第一定位盘上开有四个第一铝块首次定位孔,基座上固定有驱动第一滑座沿“X”方向往复移动的第一伺服电机,基座上固定有第一支架,第一支架上设有一对沿“Y”方向滑动连接的第二滑座,两第二滑座上均固定有第一双轴气缸,第一双轴气缸的推板上固定有第一横板,第一横板上固定有四个与四个第一铝块首次定位孔位置对应的第一夹持气缸,第一定位盘的侧端设有固定在基座上的第一定位安放盘,第一定位安放盘的顶端开有八个第一二次铝块定位孔,第一支架上安装有驱动一侧第二滑座沿“Y”方向往复运动的第二伺服电机驱动,第一支架上安装有驱动另一侧第二滑座沿“Y”方向往复运动第三伺服电机;铝圈摆放装置包括沿“X”方向滑动连接的第三滑座,第三滑座上固定有第二定位盘,第二定位盘上开有四个第一铝圈首次定位孔,基座上固定有驱动第三滑座沿“X”方向往复移动的第四伺服电机,基座上固定有第二支架,第二支架设有一对沿“Y”方向滑动连接的第四滑座,第四滑座上固定有第二双轴气缸,第二双轴气缸的推板上固定有第二横板,第二横板上固定有四个与四个第一铝圈首次定位孔位置对应的第二夹持气缸,第二定位盘的侧端设有固定在基座上的第二定位安放盘,第二定位安放盘的顶端开有八个第二铝圈二次定位孔,第二支架上安装有驱动一侧第四滑座沿“Y”方向往复运动的第五伺服电机驱动,第二支架上安装有驱动另一侧第四滑座沿“Y”方向往复运动第六伺服电机;基座上固定有立柱,立柱上安装有六轴机械手,六轴机械手上固定有呈 V字型设置的两个安装板一侧安装板上固定有八个铝块吸盘,另一侧安装板上安装有八组铝圈吸盘,每组铝圈吸盘由三个吸动盘组成;第二滑座与第四滑座之间设有固定在基座上输出壳体的输送带,基座内固定有 PLC控制器,基座上固定有操控屏。这里铝块振动盘及铝圈振动盘的作用是,用于铝块及铝圈的单个输送送料;这里铝块摆放装置的作用是,用于八个铝块的整齐摆放;这里铝圈摆放装置用于八个铝圈的整齐摆放;本方案中的 PLC控制器为市面上通用的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可选用市面上通用的三菱PLC、施耐德PLC、犹尼康Unitronics、台达 PLC和松下 PLC等品牌;此外,该PLC控制器的程序设定与市面上通用的设定方法原理基本一致,普通技术人员可根据检测速度和效率要求自行设定程序指令,方面快捷;这里操控屏的作用是,方便信息输入及修改操作;这里机械手为六轴机器人机械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田新机电器有限公司,未经青田新机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9526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