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包含组合型磁负刚度机构的近零刚度隔振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90144.6 | 申请日: | 2021-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0078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6 |
发明(设计)人: | 姜伟;吴九林;陈学东;周一帆;吴明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F6/00 | 分类号: | F16F6/00;F16F15/03;F16F15/04;F16M5/00 |
代理公司: | 武汉华之喻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267 | 代理人: | 王世芳;梁鹏 |
地址: | 430074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包含 组合 型磁负 刚度 机构 系统 | ||
1.一种包含组合型磁负刚度机构的近零刚度隔振系统,其特征在,其包括底座(1)、负载平台(9)、正刚度单元(2)和组合型磁负刚度单元,其中,正刚度单元(2)和组合型磁负刚度单元位于底座(1)和负载平台(9)之间,正刚度单元(2)和组合型磁负刚度单元并联,
正刚度单元(2)包括正刚度特性的弹性元件,弹性元件设置在底座(1)和负载平台(9)之间,用于提供平衡所述负载重力所需的支撑力,并提供基本的隔振功能,
组合型磁负刚度单元包括至少一个斥力型磁负刚度机构和至少一个吸力型磁负刚度机构,斥力型磁负刚度机构和吸力型磁负刚度机构并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包含组合型磁负刚度机构的近零刚度隔振系统,其特征在于,斥力型磁负刚度机构包括至少一个斥力型磁负刚度机构定磁体(62)和至少一个斥力型磁负刚度机构动磁体(61),斥力型磁负刚度机构定磁体(62)与斥力型磁负刚度机构动磁体(61)沿励磁方向排布成一行多列的形式,且所有斥力型磁负刚度机构定磁体与所有斥力型磁负刚度机构动磁体励磁方向设置为与隔振方向垂直,在同一行中的斥力型磁负刚度机构定磁体与斥力型磁负刚度机构动磁体交错排列,所有斥力型磁负刚度机构定磁体的励磁方向相同,所有斥力型磁负刚度机构动磁体的励磁方向相同,相邻的斥力型磁负刚度机构定磁体与斥力型磁负刚度机构动磁体的励磁方向相反,以上设置使得斥力型磁负刚度机构定磁体与斥力型磁负刚度机构动磁体在与励磁方向相垂直的法向上形成斥力型磁负刚度特性,该法向作为起负刚度作用的隔振方向。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包含组合型磁负刚度机构的近零刚度隔振系统,其特征在于,斥力型磁负刚度机构中,在同一行内的斥力型磁负刚度机构定磁体(62)的数量与斥力型磁负刚度机构动磁体(61)的数量相差一个,以使得相邻的斥力型磁负刚度机构定磁体与斥力型磁负刚度机构动磁体在励磁方向的间距相等时,斥力型磁负刚度机构定磁体与斥力型磁负刚度机构动磁体在励磁方向的作用力接近为零,从而利于隔振系统的平衡和稳定。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包含组合型磁负刚度机构的近零刚度隔振系统,其特征在于,斥力型磁负刚度机构包括多个斥力型磁负刚度机构定磁体(62)和多个斥力型磁负刚度机构动磁体(61),多个斥力型磁负刚度机构定磁体与多个斥力型磁负刚度机构动磁体沿励磁方向排布成多行多列的形式,且所有斥力型磁负刚度机构定磁体与所有斥力型磁负刚度机构动磁体励磁方向设置为与隔振方向垂直,
在同一行中的斥力型磁负刚度机构定磁体与斥力型磁负刚度机构动磁体交错排列,且同一行中相邻的斥力型磁负刚度机构定磁体与斥力型磁负刚度机构动磁体的励磁方向相反,同一列中相邻行中的斥力型磁负刚度机构定磁体励磁方向设置为相反,同一列相邻层的斥力型磁负刚度机构动磁体励磁方向也设置为相反,以上设置使得同一列内多行的定子磁体或动子磁体自然配置形成一体。
5.如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一种包含组合型磁负刚度机构的近零刚度隔振系统,其特征在于,吸力型磁负刚度机构包括至少一个吸力型磁负刚度机构动磁体(41)和至少一个吸力型磁负刚度机构定磁体(42),吸力型磁负刚度机构定磁体与吸力型磁负刚度机构动磁体沿励磁方向排布成一列多行的形式,且励磁方向为与隔振方向相同,在同一列中的吸力型磁负刚度机构定磁体与吸力型磁负刚度机构动磁体交错排列,所有的吸力型磁负刚度机构定磁体和吸力型磁负刚度机构动磁体的励磁方向全部相同,以上设置使得吸力型磁负刚度机构定磁体与吸力型磁负刚度机构动磁体在励磁方向上具有吸力型磁负刚度特性,励磁方向作为起负刚度作用的隔振方向。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包含组合型磁负刚度机构的近零刚度隔振系统,其特征在于,在吸力型磁负刚度机构中,同一列内吸力型磁负刚度机构定磁体的数量与吸力型磁负刚度机构动磁体的数量相差一个,以使得相邻的吸力型磁负刚度机构定磁体与吸力型磁负刚度机构动磁体在励磁方向的间距相等时,吸力型磁负刚度机构定磁体与吸力型磁负刚度机构动磁体在励磁方向的作用力接近零,从而利于隔振系统的平衡和稳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未经华中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90144.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