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座椅气囊装置及座椅有效
申请号: | 202110987151.0 | 申请日: | 2021-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4800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13 |
发明(设计)人: | 陆豪洋;朱隽玮;赵轶凡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均胜汽车安全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21/207 | 分类号: | B60R21/207;B60R21/231;B60R21/2334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大紫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18 | 代理人: | 冯振华;郑纯 |
地址: | 315103 浙江省宁波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座椅 气囊 装置 | ||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座椅气囊装置及座椅,属于汽车气囊的技术领域,具体座椅气囊装置,包括主囊袋、主充气机、辅助腔室、传感器和控制部;主囊袋布置在座椅中从座椅靠背的侧表面部分展开,主充气机点爆充气使主囊袋以覆盖乘客的胸部区域、腹部区域和骨盆区域中的至少一个;辅助腔室被配置成主囊袋的一部分或独立地设置在座椅、门或地板中;传感器,从车辆获取座椅靠背的倾斜角度;控制部,被构成当传感器所获取的座椅靠背倾斜角度大于规定值时,控制部控制辅助腔室展开以覆盖乘客骨盆区域和/或腹部区域。通过本申请的处理方案,提高座椅气囊对乘客的保护。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汽车气囊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座椅气囊装置及座椅。
背景技术
在智能驾驶和自动驾驶的大趋势下,座椅会出现大角度调节,乘员会出现大角度坐姿。乘客的体姿相对于座椅会出现下移,现有的侧面保护气囊(Side Air Bag,简称SAB),不能保护下移后的骨盆和腹部,并且原有的侧面气帘(Curtain Air Bag,简称CAB)也不能充分保护头部。因此,原本的侧面安全气囊并不能起到充分的保护作用。目前有些公开的座椅新侧面气囊,也只是单独对SAB进行了改进,保护仍然是不充分的。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座椅气囊装置及座椅,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对乘客保护不充分的问题,提高座椅气囊对乘客的保护。
一方面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座椅气囊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座椅气囊装置,包括主囊袋、主充气机、辅助腔室、传感器和控制部;
所述主囊袋布置在座椅中从所述座椅靠背的侧表面部分展开,所述主充气机点爆充气使所述主囊袋以覆盖乘客的胸部区域、腹部区域和骨盆区域中的至少一个;
所述辅助腔室被配置成所述主囊袋的一部分或独立地设置在所述座椅、门或地板中;
传感器,从车辆获取所述座椅靠背的倾斜角度;
控制部,被构成当所述传感器所获取的座椅靠背倾斜角度大于规定值时,所述控制部控制所述辅助腔室展开以覆盖乘客骨盆区域和/或腹部区域。
可选的,所述辅助腔室至少有部分覆盖在因所述座椅靠背倾斜造成的所述主囊袋与乘客相对偏移的骨盆区域和/或腹部区域。
可选的,所述辅助腔室独立设置于所述座椅的坐垫中,所述辅助腔室从所述座椅的坐垫侧面展开,所述座椅的坐垫中设有第一气体发生器,所述第一气体发生器的出气口连接所述辅助腔室。
可选的,所述辅助腔室展开与所述主囊袋的底部抵接。
可选的,所述主囊袋包括主腔室和副腔室,所述副腔室设置在所述主腔室的顶部,且至少部分折叠凹进于所述主腔室内部,所述副腔室和主腔室的连接处通过预缝线固定,所述主腔室底部具有排气孔,所述辅助腔室展开抵接所述主腔室底部并至少部分封堵所述排气孔,所述主腔室内压增大撕裂所述预缝线,所述副腔室从所述主腔室内部向外完全展开。
可选的,所述主腔室和辅助腔室的抵接面设有毛毡,所述主腔室和辅助腔室展开后通过毛毡连接。
可选的,所述座椅还包括头部保护气囊,所述副腔室完全展开后与所述头部保护气囊抵接。
另一方面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座椅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座椅,所述座椅两侧分别设有如上述的座椅气囊装置。
可选的,所述座椅还包括头部保护气囊,所述头部保护气囊包括分布于座椅头枕两侧的主体腔室,所述主体腔室向所述座椅的正面侧展开,两侧所述主体腔室通过位于所述座椅头枕后部的连通腔室连通,两侧所述主体腔室被配置为,展开后与所述主囊袋抵接。
可选的,所述头部保护气囊的气体发生器设置于所述座椅头枕背面或所述座椅靠背背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均胜汽车安全系统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均胜汽车安全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8715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装配式抗剪连接件
- 下一篇:一种四级防护安全用电监测系统及监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