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坚果的加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86768.0 | 申请日: | 2021-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5452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31 |
发明(设计)人: | 江国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南麦栗工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L25/00 | 分类号: | A23L25/00;A23L5/10;A23B9/06;A23B9/26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智英财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01 | 代理人: | 赵大宁 |
地址: | 570216 海南省海口市龙华区*** | 国省代码: | 海南;4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坚果 加工 方法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坚果的加工方法,本发明通过加入抗氧化剂、利用紫外杀菌箱进行紫外杀菌、炒制过程中对温度以及时间的控制,使得加工后的坚果中,抗氧化较强,不易发生霉变,减少坚果表面真菌的含量,降低诱发坚果发生霉变的概率,而在炒制过程中对温度和时间的控制则可防止坚果表面发生焦化以及油脂溢出表皮,由此可避免出现油脂酸败而变质的问题,进一步降低发生霉变的概率,延长保质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坚果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坚果的果皮坚硬,营养价值高,尤其富含蛋白质、油脂、矿物质、维生素等,对人体生长发育、增强体质、预防疾病有极好的功效。坚果一般分为两类:第一类是树坚果,包括杏仁、腰果、榛子、核桃、松子、板栗、白果、开心果、夏威夷果等;第二类是种子,包括花生、葵花子、南瓜子、西瓜子等。目前,瓜子、山核桃、松子等干坚果系列食品的生产方法大多采用如下传统工艺制成:原料→筛选→清洗→煮制入味→炒制或烘干→冷却→包装→成品。
然而,坚果类炒货食品在炒制或烘干过程中需要通过高温进行处理,而高温处理容易破坏炒货食品内部的抗氧化成分,导致成品在生产和储存过程中容易出现油脂酸败而变质的问题,容易使得坚果类炒货食品发生霉变,缩短坚果的保质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坚果的加工方法,可防止坚果发生霉变,延长坚果的保质期。
为了完成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坚果的加工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1)准备原料:选取颗粒较好的坚果原料,清洗干净;
(2)混合:将坚果和水混合在一起,在高压锅中进行沸煮,在煮沸的水中添加抗氧化剂,搅拌均匀;
(3)沥干:将蒸煮后的坚果颗粒捞出沥干进行第一次烘烤和第二次烘烤;
(4)紫外杀菌:将烘烤后的坚果颗粒置于紫外杀菌箱中进行杀菌,时间为40-60min;
(5)炒制:先加入占炒锅滚筒机槽80%-90%的食用盐进行预热作用,并加入味料与食用盐进行混合,当炒锅滚筒机槽内的温度达到180-220℃时,再将紫外杀菌后的坚果颗粒置于滚筒机槽内在温度为180-220℃下炒制2-4min;接着升高温度至200-240℃,炒制1-3min;接着降低温度至120-150℃,炒制3-5min,出锅;
(6)冷却:使用降温机进行降温;
(7)包装:将冷却后的坚果进行包装。
其中,所述步骤(1)中,坚果原料为种子坚果,如花生,葵花籽,南瓜籽。
其中,所述步骤(2)中,抗氧化剂由质量比为2:0.5:1:1的特丁基对苯二酚、乳化剂、增效剂以及表面活性剂组成。
其中,所述步骤(3)中,第一次烘烤的时间为30-50min,烘烤温度为80-100℃,第二次烘烤的时间为60-80min,烘烤温度为120-150℃。
其中,第一次烘烤的时间为40min,烘烤温度为90℃,第二次烘烤的时间为70min,烘烤温度为130℃。
其中,所述步骤(4)中,紫外杀菌箱内设置有旋转机构,所述旋转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紫外杀菌箱其中一侧壁上的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有夹持装置,所述夹持装置包括方形下固定框,所述下固定框内连接有下夹持网,所述下固定框的内侧壁滑动连接有上固定框,所述上固定框内连接有上夹持网,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和所述下固定框的一端连接,所述下固定框远离所述电机的一端通过转轴与所述紫外杀菌箱的另一侧壁转动连接。
其中,所述下夹持网和所述上夹持网的网面具有一定的弧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南麦栗工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海南麦栗工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8676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