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激光淬火质量监测方法及其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81622.7 | 申请日: | 2021-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2084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30 |
发明(设计)人: | 胡乾午;张瀛怀;曾晓雁;王邓志;任昭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飞能达激光技术有限公司;华中科技大学;武汉新瑞达激光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84 | 分类号: | G01N21/84;C21D11/00;C21D9/04;C21D1/18;C21D1/09 |
代理公司: | 武汉华之喻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267 | 代理人: | 石梦雅;张彩锦 |
地址: | 436070 湖北省鄂***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激光 淬火 质量 监测 方法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激光淬火质量监测方法及其应用,属于激光表面强化技术领域。该方法具体为:调节成像器件参数,使激光光斑和氧化物亮点在成像器件上能够进行区分,然后利用成像器件获得激光加工区域的图像;根据图像确定氧化物亮点的占比面积;判断上述参数是否全部满足预设条件,若是,则判定激光淬火质量合格,若否,则判定激光淬火质量不合格。本发明利用微熔氧化物的亮度高于工件表面光斑的亮度这一特点,提出对成像组件的参数进行优化,通过上述参数有效监测评判激光淬火质量,可以实时监测天气条件、环境温度差异、钢轨表面状态和不同锈蚀程度对激光淬火质量的影响,并提供定量评断依据,以便于实时修正工艺参数,实现高质量激光淬火。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激光表面强化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激光淬火质量监测方法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激光淬火是一种高功率短时加热的淬火过程,工件表面需要达到较高的温度,同时工件表面基本不发生熔化。钢轨表面进行点阵激光淬火时,要求激光光斑内的能量密度分布均匀。如果光斑内的温度不均匀,会因为局部温度过高,产生熔化现象,造成淬火质量差。钢轨的含碳量为0.64wt%-0.77wt%,其奥氏体化温度范围727℃-1400℃。通常,钢轨激光淬火的温度达到1300℃时,可以在保证钢轨表面不熔化的前提下,实现较大深度的固态相变淬火,提高耐磨性。在1300℃的温度下进行钢轨激光淬火时,工件表面会出现氧化物的局部熔化现象,这种熔化的氧化皮在工件表面形成微凸起。当这种凸起的区域很小时,去掉氧化皮,可以发现工件表面平整,几乎没有熔化;反之,当这种凸起的区域较大时,会造成工件表面明显熔化变形。实际应用中发现,工件表面出现氧化物微凸起的钢轨试样,其淬火质量好,表现为硬度高,淬火深度大;反之,工件表面不出现氧化物微凸起的试样,其硬度较低,淬火深度较浅。
从本质上来说,光斑内出现微熔现象的初期阶段是由于氧化皮的局部熔化造成的;微熔现象进一步发展,就会造成工件表面金属的熔化,这是需要避免的。工件表面出现局部微熔现象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①激光能量不均匀,造成局部温度高;②工件表面存在局部沟槽,造成对激光的高吸收引起金属熔化;③传热作用和温度聚集效应引起的局部温度升高造成金属熔化。激光淬火时,由于上述原因工件表面出现局部高温,并产生氧化膜。氧化膜的形成进一步提高了对激光的吸收率,使局部的温度进一步升高,造成氧化物熔化。研究表明,570℃以上,铁由内向外的氧化层物相依次为:FexO、Fe3O4和Fe2O3。氧化物中,四氧化三铁(Fe3O4)的熔点为1597℃,氧化铁(Fe2O3)的熔点为1550℃,氧化亚铁(FeO)的熔点为1369℃。X射线分析结果表明,激光淬火温度为1100℃时,工件表面氧化物的总量超过基体金属α-Fe的衍射峰,并且氧化物的具体含量也发生变化,表现为Fe2O3衍射峰下降,Fe3O4和FeO衍射峰迅速上升。
钢轨在线激光淬火工艺受环境因素影响较大,虽然采用相同的工艺参数,但是,天气条件影响、环境温度差异、钢轨表面状态和锈蚀程度的不同,都会造成激光淬火质量的变化。而钢轨点阵激光淬火方法往往采用脉冲激光加热方式,激光功率反馈法难以准确控制质量。因此,有必要开发一种全新的激光淬火质量检测评价方法。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激光淬火质量监测方法及其应用,旨在解决现有的激光淬火工艺不稳定,无法实时判断淬火质量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按照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激光淬火质量监测方法,该方法具体为:
S1调节成像器件参数,使激光光斑和氧化物亮点在成像上能够进行区分;
S2待完成激光淬火后,利用所述成像器件获得激光加工区域的图像,并根据该图像确定氧化物亮点的占比面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飞能达激光技术有限公司;华中科技大学;武汉新瑞达激光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武汉飞能达激光技术有限公司;华中科技大学;武汉新瑞达激光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8162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变压器铁心静音测试系统
- 下一篇:一种适用于智能网联车辆的整车电气架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