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Ni2-x 有效
申请号: | 202110976032.5 | 申请日: | 2021-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6462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0 |
发明(设计)人: | 宋彩霞;孙畅鸿;李东润;赵雨笛;王德宝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25B11/031 | 分类号: | C25B11/031;C25B11/061;C25B11/091;C25B1/04;C02F1/461 |
代理公司: | 青岛中天汇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41 | 代理人: | 许莉 |
地址: | 266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ni base sub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Ni2‑xCoxP量子点/N,O共掺杂碳/NF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电极材料是泡沫镍金属骨架上原位生长的Ni2‑xCoxP量子点/N,O共掺杂碳复合纳米片阵列,复合纳米片是由多层N,O共掺杂碳超薄纳米片与嵌在碳层中的Ni2‑xCoxP量子点杂化叠加而成,Ni2‑xCoxP量子点是原位生长在碳层中的的NiCoP和Ni12P5多元磷化物。将CoCl2·6H2O、四丁基氯化磷和尿素,加热搅拌形成均匀液体,滴涂在泡沫镍金属表面,放入瓷舟中,用铝箔包裹后再放入管式炉中,用高纯氮气置换空气,在密闭条件下,加热至350‑650℃,保温0.5‑6h,得到复合电极材料。用于碱性条件下的HER、5‑羟甲基糠醛的电化学氧化、水中有机染料的电催化降解,该复合电极材料电催化活性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极材料领域,涉及一种Ni2-xCoxP量子点/N,O共掺杂碳/NF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在泡沫镍(NF)金属骨架上原位生长Ni2-xCoxP复合磷化物量子点与N,O共掺杂碳复合纳米片;进一步地,这些纳米片是由多层N,O共掺杂碳超薄纳米片叠加而成,NiCoP和Ni12P5多元磷化物量子点镶嵌在碳超薄纳米片上。
背景技术
电催化分解水制氢(HER)作为一种环保的制氢方法受到了全世界的关注。然而,在电催化水全分解反应中,由于产氧反应(OER)的动力学非常缓慢,需要高过电位来克服高能垒,导致能量转换效率相对较低,且OER产氧的工业价值不大。因此,具有热力学上更有利于阳极氧化的生物质氧化反应更具有吸引力,阴极产氢的同时,在阳极可将生物质转化为高附加值精细化学品。其中,2,5-呋喃二甲酸(FDCA)是生物基聚合物单体最重要的产品之一。通常,FDCA可以用作石油衍生的对苯二甲酸的有前途的替代品,用于生产聚(2,5-呋喃二甲酸乙二醇酯)。5-羟甲基糠醛(HMF)的选择性氧化被认为是生产FDCA的诱人途径,最常用的策略是通过均相和/或非均相催化的化学转化,但是,通常需要高压和高温氧等苛刻的条件。与化学催化相比,电化学催化氧化可在室温和常压下将HMF转化为FDCA而得到了广泛的关注。迄今为止,Pd,Au和Pt基催化剂被认为是由HMF生产FDCA的最常用的催化剂,但由于其价格昂贵和地球储量低,极大的限制了其实际应用。
近年来,人们致力于非贵金属催化剂的研究,过渡金属的Ni,Co,Fe,Cu和Mn基催化剂显示出HMF氧化的潜力。在这些过渡金属中,镍钴双金属磷化物由于双金属离子之间的协同效应、综合性能优异,在电催化剂、锂离子电池和超级电容器中得到了广泛的研究。然而,镍钴双金属磷化物存在比表面积小、暴露的活性位点少以及导电性差,稳定性差等缺点,严重制约了其发展。因此,迫切需要探索新的设计策略,开发具有充分暴露的活性位点的镍钴双金属磷化物和独特的纳米/微米结构,以提高其电催化生物质氧化性能和HER性能。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科技大学,未经青岛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7603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套色模块
- 下一篇:图像采集和处理装置及方法
- 一种Nd<sub>2</sub>O<sub>3</sub>-Yb<sub>2</sub>O<sub>3</sub>改性的La<sub>2</sub>Zr<sub>2</sub>O<sub>7</sub>-(Zr<sub>0.92</sub>Y<sub>0.08</sub>)O<sub>1.96</sub>复相热障涂层材料
- 无铅[(Na<sub>0.57</sub>K<sub>0.43</sub>)<sub>0.94</sub>Li<sub>0.06</sub>][(Nb<sub>0.94</sub>Sb<sub>0.06</sub>)<sub>0.95</sub>Ta<sub>0.05</sub>]O<sub>3</sub>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
- 磁性材料HN(C<sub>2</sub>H<sub>5</sub>)<sub>3</sub>·[Co<sub>4</sub>Na<sub>3</sub>(heb)<sub>6</sub>(N<sub>3</sub>)<sub>6</sub>]及合成方法
- 磁性材料[Co<sub>2</sub>Na<sub>2</sub>(hmb)<sub>4</sub>(N<sub>3</sub>)<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 及合成方法
- 一种Bi<sub>0.90</sub>Er<sub>0.10</sub>Fe<sub>0.96</sub>Co<sub>0.02</sub>Mn<sub>0.02</sub>O<sub>3</sub>/Mn<sub>1-x</sub>Co<sub>x</sub>Fe<sub>2</sub>O<sub>4</sub> 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 Bi<sub>2</sub>O<sub>3</sub>-TeO<sub>2</sub>-SiO<sub>2</sub>-WO<sub>3</sub>系玻璃
- 荧光材料[Cu<sub>2</sub>Na<sub>2</sub>(mtyp)<sub>2</sub>(CH<sub>3</sub>COO)<sub>2</sub>(H<sub>2</sub>O)<sub>3</sub>]<sub>n</sub>及合成方法
- 一种(Y<sub>1</sub>-<sub>x</sub>Ln<sub>x</sub>)<sub>2</sub>(MoO<sub>4</sub>)<sub>3</sub>薄膜的直接制备方法
- 荧光材料(CH<sub>2</sub>NH<sub>3</sub>)<sub>2</sub>ZnI<sub>4</sub>
- Li<sub>1.2</sub>Ni<sub>0.13</sub>Co<sub>0.13</sub>Mn<sub>0.54</sub>O<sub>2</sub>/Al<sub>2</sub>O<sub>3</sub>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