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蚕虫草活性成分的制备工艺及其用途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72319.0 | 申请日: | 2021-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3704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2 |
发明(设计)人: | 严俊;徐亦于;沈建福;吴晓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中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H19/167 | 分类号: | C07H19/167;C07H1/08;A61K31/7076;A61K36/068;A61P3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贵都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49 | 代理人: | 李新锋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虫草 活性 成分 制备 工艺 及其 用途 | ||
1.蚕虫草活性成分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该蚕虫草活性成分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蚕虫草粗提液的制备:将蚕虫草真空冷冻干燥48h,用粉碎机粉碎后,过40目筛,制成蚕虫草冻干粉末,在-18℃,避光、密封储存备用;准确称取一定量蚕虫草冻干粉末,按照不同料液比,加入不同浸提溶剂,在不同提取温度和提取时间条件下进行恒温水浴搅拌提取,收集滤液,滤渣进行二次提取,合并滤液,减压浓缩,最终得到实验组蚕虫草粗提液;
(2)虫草素-腺苷混合标准溶液的制备:取等量虫草素和腺苷的标准储备液混匀,配成一定浓度的虫草素-腺苷混合标准溶液;
(3)蚕虫草中活性成分的分析:
a、HPLC法分析样品粗提液:a1:样品处理:取蚕虫草粗提液和腺苷-虫草素混合标准溶液各1mL,过0.22μm滤膜,注入液相进样瓶,待HPLC分析;a2:色谱条件:所用仪器:WatersAlliance e2695;C18-HCE分析型色谱柱(4.6×2.5mm,5μm,100A);流速:0.6mL/min;检测:UV(260nm);柱温:35℃±5℃;进样量:10μL;洗脱条件:0min~30min,甲醇0%~10%,超纯水(含0.5%CF3COOH)100%~90%,梯度洗脱;
b、制备液相分离纯化虫草素等活性成分:b1:一维制备:C18制备型色谱柱(50×250mm,10μm);流速60mL/min;上样量50mL;洗脱条件:甲醇:超纯水=15:85(V:V),等度洗脱,根据谱图出峰情况,按照A、B、C、D号峰,分别收集各馏分,采用HPLC分析方法,对一维制备所得馏分A、B、C、D进行分析;其中,馏分A中含有多种组分;馏分B和馏分C分别为腺苷和虫草素;b2:二维制备:利用C18-HCE制备型色谱柱(50×230mm,10μm);流速50mL/min;洗脱条件:0min~40min,甲醇0%~90%,超纯水100%~10%,梯度洗脱,对一维制备所得馏分A进行二维制备,于28min~32min范围内收集馏分E;采用HPLC分析方法,对二维制备所得馏分E进行分析得到化合物I和化合物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蚕虫草活性成分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化合物I的结构式为:
所述化合物II的结构式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蚕虫草活性成分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化合物I和化合物Ⅱ分别命名为2-amino-N-((2S,3S,4R,5R)-5-(6-amino-9H-purin-9-yl)-4-hydroxy-2-(hydroxymethyl)tetrahydrofuran-3-yl)-6-ureidohexanamide和2-amino-N-((2S,3S,4R,5R)-5-(6-amino-9H-purin-9-yl)-4-hydroxy-2-(hydroxymethyl)tetrahy drofuran-3-yl)-6-guanidinohexanamide。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蚕虫草活性成分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料液比为:1:5(W/V)-1:50(W/V)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蚕虫草活性成分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溶剂为水提液、1%醋酸提取液和30%乙醇提取液;优选为1%醋酸提取液。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蚕虫草活性成分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取温度为30℃-90℃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蚕虫草活性成分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提取时间20-60min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蚕虫草活性成分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蚕虫草活性成分用于抑制癌细胞的药物中的用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中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中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72319.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