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加速度传感器减振装置及高铁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49097.0 | 申请日: | 2021-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6438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31 |
发明(设计)人: | 曹露;殷晓坤;陈时虎;李昊宇;刘凯旋;石少仿;张建文;张佳琪;段祥健;刘永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强度环境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16F13/00 | 分类号: | F16F13/00;B61F15/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76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加速度 传感器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加速度传感器减振装置及高铁,其中,加速度传感器减振装置,用于对加速度传感器减振,包括:安装壳体,加速度传感器安装在安装壳体内;减振结构,减振结构包括第一减振结构和第二减振结构,第一减振结构安装在安装壳体的第一侧,第二减振结构安装在安装壳体的第二侧,安装壳体的第一侧与安装壳体的第二侧相对设置;导向座,导向座包括第一导向座和第二导向座,第一导向座与第一减振结构的远离安装壳体的一侧相配合,第二导向座与第二减振结构的远离安装壳体的一侧相配合。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加速度传感器在使用时振动量级较大,加速度传感器内部敏感原件容易损坏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减振装置的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加速度传感器减振装置及高铁。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加速度传感器通过螺栓紧固在轴箱盒内部,通过轴箱盒固定在高铁列车上,加速度传感器在高铁行进过程中实时测量加速度信号,可通过此加速度信号来反演轨道的不平行度。用于监测路面的不平行度。
这种方式目前存在的问题是:振动直接通过车体上的轴箱盒传递到加速度传感器上,加速度传感器采集到了大量无效的振动信息,导致数据反演的精度差;无关的振动传递到加速度传感器上,导致加速度传感器使用寿命低。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列车车体和路面上其他设备或结构如电机、铁轨扣件、连接件、枕木等,在列车行进过程中,也存在振动现象,它们的振动信息属于无效信息,但也会被加速度传感器测量到并记录。这些无关的振动大多分布在高频范围内,振动量级大,而长时间的大量级振动会导致加速度传感器内部敏感元件损坏,降低加速度传感器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加速度传感器减振装置及高铁,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加速度传感器在使用时振动量级较大,加速度传感器内部敏感原件容易损坏的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加速度传感器减振装置,用于对加速度传感器减振,包括:安装壳体,加速度传感器安装在安装壳体内;减振结构,减振结构包括第一减振结构和第二减振结构,第一减振结构安装在安装壳体的第一侧,第二减振结构安装在安装壳体的第二侧,安装壳体的第一侧与安装壳体的第二侧相对设置;导向座,导向座包括第一导向座和第二导向座,第一导向座与第一减振结构的远离安装壳体的一侧相配合,第二导向座与第二减振结构的远离安装壳体的一侧相配合。
进一步地,第一减振结构包括多个倾斜板,各倾斜板与安装壳体的夹角为锐角,且安装壳体和第一导向座抵压倾斜板。
进一步地,第一减振结构还包括连接板,连接板的两端分别与不同的倾斜板相连,连接同一连接板的两个倾斜板由安装壳体至第一导向座的方向距离逐渐增大。
进一步地,连接板包括两个,倾斜板包括四个,每个连接板与两个倾斜板相对应地设置。
进一步地,第一减振结构还包括多个磨擦板,各磨擦板一一对应地设置在倾斜板的远离连接板的一端,磨擦板与第一导向座的表面为平面接触。
进一步地,导向座朝向安装壳体的表面具有多个矩形导向槽,各磨擦板一一对应地位于矩形导向槽内。
进一步地,加速度传感器减振装置还包括两个压板,两个压板分别对应地设置在安装壳体的第一侧和安装壳体的第二侧,连接板至少有一部分位于压板和安装壳体之间。
进一步地,安装壳体与导向座之间还设置有相互配合的导向限位结构,以使安装壳体与导向座可靠近和远离。
进一步地,导向限位结构包括第一导向柱和第二导向柱,第一导向柱垂直安装在安装壳体的第一侧,第二导向柱垂直安装在安装壳体的第二侧,第一导向座上设置有与第一导向柱相对应地第一导向孔,第二导向座上设置有与第二导向柱相对应地第二导向孔。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高铁,高铁包括高铁主体和安装在高铁主体上的加速度传感器减振装置,加速度传感器减振装置为上述的加速度传感器减振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强度环境研究所,未经北京强度环境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4909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