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穿戴式自重力为动力的上行助推器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943925.X | 申请日: | 2021-08-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1068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9 |
| 发明(设计)人: | 刘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伟 |
| 主分类号: | B25J9/00 | 分类号: | B25J9/00 |
| 代理公司: | 大连创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21237 | 代理人: | 王舒 |
| 地址: | 116000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穿戴 重力 动力 上行 助推器 | ||
本发明属于上行助推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穿戴式自重力为动力的上行助推器,包括底板、踏板、传动组件和上推组件;底板和踏板之间通过弹性元件连接,传动组件包括转换机构、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转换机构设置在连接壳体上,上推组件滑动连接在连接壳体内,连接壳体固定在踏板上,第一齿条固定在底板上并与转换机构啮合连接,第二齿条与转换机构啮合并与上推组件固定连接;所述踏板通过弹性元件压缩向底板靠近时,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通过转换机构的传动,带动上推组件与连接壳体相对滑动。助推器能够将自身重力转化为上行的推力,对腿部的受力部位进行上推助力,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无需外接动力设备,轻便灵活,助推力损耗较小。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上行助推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穿戴式自重力为动力的上行助推器。
背景技术
目前,在山区生活的群众,在劳动、出行等过程中都需要负重上行,体力消耗非常大。另外,随着人口老龄化时代到来,居住楼房的老人数量逐渐增多,而城市中仍然存在大量未安装电梯的楼房。对于这部分住房,老人上楼比较困难。由此,研制一种上行助力装置是非常必要的。但是,除了市场中有一种直线推进器(直线电机)以外,其他外骨骼类上推助力产品,都需要蓄电池等外动力,还要有传感器或电脑操控,这样就造成了结构复杂,重量增加、价格昂贵,上行助推工作全部依赖外动力,这是一个明显的缺陷。另外,现有的上行助推器多为半身穿戴式,从脚掌一直延伸到腰部,为配合人体本身关节结构,采用多处模拟人体关节的铰接结构,导致上行助推器在使用过程中力的损耗较大,助力较小。
发明内容
根据上述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穿戴式自重力为动力的上行助推器,其特点是利用特殊的机械传导结构,将使用者上行时自身压力转变为上行推力,形成一种特殊而有效的助推力学构型。其结构简单,无需外动力,且动力的损耗较小,易于操作,方便携带,价格低廉。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穿戴式自重力为动力的上行助推器,包括底板、踏板、传动组件和上推组件;底板和踏板之间通过弹性元件连接,所述传动组件包括转换机构、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所述转换机构设置在连接壳体上,上推组件滑动连接在连接壳体内,所述连接壳体固定在踏板上,第一齿条固定在底板上并与转换机构啮合连接,第二齿条与转换机构啮合并与上推组件固定连接;所述踏板通过弹性元件压缩向底板靠近时,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通过转换机构的传动,带动上推组件与连接壳体相对滑动。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上行助推器一套为两件,配套使用,通过连接壳体将上行助推器固定在小腿上,使用者站在踏板上,连接壳体包裹住小腿,上推组件延伸至大腿。脚部双层鞋套踏板、弹性元件、底板相配合的结构,登楼梯时,膝关节弯曲,上推组件抵住膝盖处大腿下侧,向下踩踏板,弹性元件可以为向下的踩踏动作预留下推空间,踏板向下推压运动并与底板逐渐靠近,连接在连接壳体上的转换机构与固定在底板上的第一齿条配合,转换机构与第二齿条配合,从而使第二齿条相对于踏板向上移动,第二齿条与上推组件固定连接,相当于上推组件相对于踏板向上移动,由于踏板位置相当于人脚部位置,踏板到连接壳体的长度不变,连接壳体相对于小腿的位置不变,上推组件相对于连接壳体向上滑动,给正在施力的大腿(膝盖上方处)向上的推力,使用者在每次攀登一层楼梯时,上行助推器提供一个向上的力,减小使用者上行负担,满足助推需要。
优选的,为兼顾齿条的强度和成本,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的齿槽部分采用碳纤维材料等轻型材料,齿槽外的套管硬塑料压模成型。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元件为弹簧组,踏板前端与底板设置为一个整体,后端分叉成V型并通过弹簧组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壳体上设置第一限制组件和第二限制组件,第一限制组件限制第一齿条与转换机构保持配合,第二限制组件限制第二齿条与转换机构保持配合,所述限制组件为限位轴承或限位滑轮。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第一限制组件设置在第一齿条远离转换机构的一侧,第二限制组件设置在第二齿条远离转换机构的一侧,限制组件与转换机构从两侧夹持齿条,起到稳定齿条作用的同时,也可以在转换机构带动第二齿条的同时向上助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伟,未经刘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4392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