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手机中框表面缺陷识别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41129.2 | 申请日: | 2021-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2085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30 |
发明(设计)人: | 张弛;朱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感图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956 | 分类号: | G01N21/956;G01N21/01 |
代理公司: | 无锡智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492 | 代理人: | 刘咏华 |
地址: | 201100 上海市闵***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手机 表面 缺陷 识别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手机中框表面缺陷识别设备,属于缺陷检测领域。本发明中,手机中框表面缺陷识别设备构成有手机中框传送抓取部分和缺陷采集识别部分,其中手机中框传送抓取部分用于手机的抓取,移动及固定,缺陷采集识别部分用于对固定的手机中框进行拍照取像,采集信息并识别缺陷,从而替代相关技术中的人工检测方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缺陷检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手机中框表面缺陷识别设备。
背景技术
手机中框对保护手机设备的正常使用具有重要作用,它是手机的“骨架”,手机中框在制作过程中由于制作工艺或产品质量问题,可能会产生手机中框不平滑、不对称、发生畸变、刮伤、碰伤、指纹水印等问题,可能对手机产品造成刮伤、划伤或密封不严等缺陷,需对其表面缺陷进行检测,以确保其质量可靠。
在相关技术中,对手机中框的检测一般采用人工肉眼观看的方式,查找手机中框表面的刮伤、碰伤、指纹水印、不平滑、不对称、发生畸变等不良缺陷,但是人工肉眼检测普遍存在如下问题:
一、检测人员容易出现人为误差,检测标准、检测经验、检测手段的不一样可能导致手机中框产品检验的合格标准不一致;
二、检测人员容易出现检测疲劳,特别是长时间进行同样的工作,容易产生视觉疲劳,导致缺陷产品不能完全检出;
三、人工检测容易出现漏检现象,特别是对于经验较少的初入职人员来说,漏检的概率更大;
四、工作效率比较低,由于人的自身条件,无法做大全时检测,也无法做到快速率的检测,检测效率受到个人精力、体力等生理方面的影响较大。
由此,需要一种手机中框的缺陷检测设备来解决上述存在的人工检测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手机中框表面缺陷识别设备,用于解决相关技术中人工检测存在的上述问题。所述方案如下:
本发明提供一种手机中框表面缺陷识别设备,所述设备包括:上机壳部分1和下机壳部分2,所述下机壳部分2上端设置有入料装置3、出料装置4、相机检测设备6、平台7和机械手装置8;
所述相机检测设备6包括取像相机6.3,所述取像相机6.3用于对所述待测的手机中框进行手机中框图像的采集,所述相机检测设备6还连接有视觉成像系统,所述视觉成像系统设置在所述下机壳部分2内,所述视觉成像系统用于接收所述相机检测设备6采集的手机中框图像并分析得到表面缺陷识别结果;
所述平台7设有旋转电机7.4,所述旋转电机7.4用于带动所述手机中框进行水平方向运动;
所述机械手装置8由搬运机械手8.1、第一吸嘴板8.2、旋转电机8.3、第一升降气缸8.4、第一数显表8.5、线性导轨8.9、坦克链8.10和机械手底座8.11组成。
可选的,所述上机壳部分1的表面设有报警灯1.1、FFU1.2、机壳1.3、门1.4、急停开关1.5、触摸屏1.6与显示器1.7;
所述显示器设置在所述上机壳部分1的前端外表面,所述显示器与所述视觉成像系统交互,所述显示器用于显示所述手机中框图像;
所述报警灯设置在所述上机壳部分1的上部外表面,所述报警灯与所述视觉成像系统交互,所述报警灯用于所述识别结果显示所述手机中框不合格时开启报警。
可选的,所述下机壳部分2的顶部设置有大板2.1、气源处理原件2.2、下机壳机架2.3、电控板2.4和门板2.5。
可选的,所述入料装置3由第一挡边3.1、第一同步轮3.2、第一底座3.3、调速电机3.4、第一挡料板3.5和入料皮带3.6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感图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感图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4112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